中醫體質的辨識(一) |
|
|
|
中醫診斷學裡將疾病分為八大類:陰、陽、表、裏、虛、實、寒、熱 ,統稱八綱辨證。而且這八證是相互關係,例如:表陽且熱而裏卻是陰且寒,而同屬虛證裡,又再細分為氣虛與血虛,並且有兼證,如肺脾氣虛和肺腎氣虛等,若要深入辨證,其實還分真虛與假虛,這樣的辯證法非一般熟諳中醫者所能辨識。幸好,中國發佈《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這套標準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個類型。這樣的分法雖然不像原始中醫診斷法的細膩,但對一般人而言可就簡單多了。
在此我們先提供三篇「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文章供大家參考。而在中醫體質的辨識(二)裡,將再進一步提供。1.辨體質、識未病、鑒狀態。2. 五行歸類例表。3. 五臟功能學理與全方位增強免疫力等三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邱顯峯 老師 |
整理:戴歸真、陳積善、余蒨如、葉靜華 |
◎ 7-1 感官的作用是什麼?
|
先簡單講一下「感官回收」。帕坦加利說,感官回收就是不讓你的心靈模倣外在的影像。感官的作用是什麼?把外在的波,轉變成內在的波。所謂外在的波,包括嗅、味、視、觸、聽,這是印度傳統的說法,源自於五大元素固、液、光(火)、氣、乙太。(另一說法是色聲香味觸)
|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邱顯峯老師主答 |
葉靜華,余倩如及多位助教管理共同整理 |
1. |
|
問: |
我下了指令,結果功法就不順。本來是左右邊都只繞一邊,結果改繞另一邊,就跌倒了。 |
答: |
初學者不要下指令。我們也跟助教講過,如果在帶學員的時候,盡量讓他徹底按照自己的方式練,不要從外面下指令。我曾經帶過一位學員,脊椎插了六根鋼釘,他不太會動,你若看他動都不太動,又不知道他的狀況,就說:「來來來!我帶你!」如此,就變成「揠苗助長」。「基礎班」不要這樣帶,一定要順其自然,因為內在的我很聰明。初學者記得「鬆、靜、自然」,不要給他下指令。你下太多指令會使自己亂掉。 |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邱顯峯 老師 |
整理:戴歸真、陳積善、余蒨如、葉靜華 |
◎ 6-1 要達到上帝的國度,必須要經過七寶蓮台
|
帕坦佳利說:「你要從事靈修,就是要開發出明辨的智慧,如果你要達到解脫,或者消除無明,需經由不斷覺知、明辨,獲得般若(prajñā )的七個境地。這七個境地各家各派的說法大同小異,所指的都是我們這七個脈輪的生命能量和智慧。 德蕾莎修女也曾說過說:「要達到上帝的國度,必須要經過七寶蓮台。」
|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邱顯峯老師主答 |
葉靜華,余倩如及多位助教管理共同整理 |
1. |
|
問: |
我整天頭都一直在暈眩,沒辦法站直,我還以為是生病了。 |
答: |
如果遇到這樣的現象,好好做收功,就比較不會暈。做收功時,用按摩或捏,它會幫你處理。 |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