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瑜伽飲食法隨堂筆記 (4)
- Aug 31 Wed 2011 23:16
邱顯峯老師瑜珈飲食課的精華片段
- Feb 24 Wed 2010 11:22
瑜伽飲食法隨堂筆記(三)-- 進階要義
主講人:邱顯峯老師 | 整理:廖凡誼 |
髮梢透露我們的飲食內容 | |
我們最近一年吃的食物,從那邊可以檢查出來?為何那些吸毒者被懷疑有毒時,常常會做一件事,那就是理光頭。為什麼?因為我們頭髮的末梢往上每一英吋的內容物,即是最近一個月的飲食內容。所以檢測有否長期吸毒,往往藉助髮梢的檢測。這就是說明食物直接構成我們肉體。 |
食物是活的,具有心靈、意識和能量,會影響到你每一個細胞 | |
那食物對我們心理有沒有影響?影響很大,大到非常大,當你很敏銳時,便能知道這個人吃什麼食物,為什麼?因為「想法、個性」會不一樣。曾經有一個媽媽,這位媽媽是帶小孩非常有名的媽媽,專門在教人家如何哺育幼兒,教阿教,教到出名了,甚至某些醫院也請他去演講,如何用母乳哺育嬰兒。有一次在素食餐廳碰到她,聽她說完她的飲食法後,我對她說你這樣吃會有問題,不是一點點問題而是極大的問題。她吃到極端的挑食,他的個性已經怪辟的不得了,他的小孩也跟她一樣的怪辟,為什麼?因為她的信念怪,她選擇的飲食有怪辟,生下來的小孩就有怪辟,而又繼續飲食怪辟,結果小孩當然一定怪辟。從飲食內容就可以看出人的內在。食物是活的,食物是具有心靈的,食物是有某種意識和能量的,它會影響到你每一個細胞,它是深入到我們體內。可是我們似乎很少去注意到,飲食對我們身心成長的關係。幾乎自古以來所有靈性的修持,都會講到食物,因為它真的很重要。 |
- Feb 11 Thu 2010 18:00
瑜伽飲食法隨堂筆記(二) -- 精華版
主講人:邱顯峯老師 | 整理:廖凡誼 |
瑜伽的食物屬性分成悅性,變性和惰性 | |
飲食觀及飲食法,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主題。我們人如果沒有吃東西能活嗎?不能活,因此吃非常重要,你沒有吃就很難活下去。今天所講的是瑜伽飲食觀及飲食法,所以先從印度的哲學概念來看,印度將宇宙的能量分為悅性,變性和惰性等三類。中國則將其分為陰和陽。男為陽,女為陰,天為陽,地為陰,外為陽,內為陰,其實陰陽都是對立而不是絕對的。老子《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其義是陽在裡,陰在外,萬事萬物是體陰而用陽,但若從本體或整體來看體是指「不動的或者是涵蓋的」叫「陰」,「能動能作用的」叫「陽」,在宇宙間是陽抱陰,陰也抱陽。瑜伽對宇宙萬事萬物、生命能量等也是以悅性,變性,惰性來分類,能量形式屬於較清揚、輕浮的,對第四第五第六脈輪較有益的,通常稱之為悅性,變性是躁動不安,惰性是昏沉或欲望。飲食的內容和情境也可分為悅性,變性和惰性,舉例來說,食物方面的蔬菜、水果、芽菜、穀類是屬於悅性,它可使我們的精神更清明;如果吃的是大魚大肉、菸酒或是香菇類,則是屬於惰性食物,它會使我們昏沉愚昧;巧克力、碳酸飲料吃了會讓人心情興奮、較浮動不安,是屬於變性。 |
- Jan 27 Wed 2010 12:02
瑜伽飲食法隨堂筆記(一)
主講人:邱顯峯老師 | 整理:廖凡誼 |
一般瑜伽飲食法所講的是很淺層的、外在的,但是其實它可以探究到非常深層的層面。食物會直接構成我們的肉體,並影響心靈,所以從事瑜伽鍛鍊要重視食物。 |
《哈達瑜伽經》從第一章起,便不斷地在強調食物的重要性,第一章講的是持戒、精進和食物,而不是先講體位法。但是現在除了印度之外,有多少個團體敢說要先重視食物,甚至也沒有多少個瑜伽團體敢說要遵守持戒和精進。一般人並不懂持戒和精進對體位法有何重要的功用,其實當持戒和精進做得好時,體位法會整個連「質」都轉變,但因為不懂,所以有時連老師也不敢教。同樣地,當瑜伽練習者遵守正確飲食後,其體位法的質也會更著改變。每一個人的長相也與吃什麼食物有關,這是非常細緻的。《哈達瑜伽經》第二章第一節在講呼吸法前,又再一次講到飲食遵守的重要性。如何檢驗一個人瑜伽練得好,其方法之一,便是觀察到他飲食習慣的改變,不僅如此,包括心靈、思惟等內在也會改變。當心靈改變時,相關習性也會跟著改變。曾經有一位學員,每一次上課都戴口罩,大家都說你怎麼感冒那麼多禮拜,二個月後他就不戴口罩了,感冒終於好了,在課程學習結束前,她的心得分享,讓全部的人非常感動,因為她平常喝酒又抽煙。原本她來到這裡,只是想說做做體位法,但讓她意想不到怎麼講那麼多哲學,把她的心理問題全部都解決掉了,所以很自然的酒就喝不下去了。為什麼我要喝酒、抽煙?她說這是情緒與身體的問題,所以當情緒、身體的問題解決了,只有笨蛋的人才會去喝酒、抽煙。抽煙對身體的影響很大,每一個行為的背後是心靈在作用著,一旦內在沒有那個因子在時,我為什麼要抽煙、喝煙。包括戒毒在內,全世界的戒毒大都不是在戒毒,而都只是在禁止吸毒者吸食毒品而已,這個不叫作戒。很多治病都只是在壓制與控制,這些都不是治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西醫的治療都不是在治病,而只是控制,控制不能叫作治病,治病是你不需要靠藥物,最後病好了。戒毒是要讓一個人很自然地心靈、身體都不會想吸毒,那才叫作戒。很多事情是來自整個心靈、身體的作用。很自然地不會想吸毒、抽煙,那是一種心靈的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