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鍾國誠
回想起第一次接觸瑜伽,大約是在十二年前,之後便斷斷續續自修,或是跟隨不同老師學習,但都限於體位法。一直到兩年前,我隻身前往印度旅行,特別在Rishikesh停留兩個月,接觸當地一些瑜伽老師的帶領,才發現,原來瑜伽和我想的不一樣。特別是其中一位老師-Surinder,他的瑜伽課不僅僅只有體位法,還會在大休息結束後,跟大家分享瑜伽的故事與哲學概念。後來我參加了他的TTC,進而接觸瑜伽八部功法、呼吸法、清潔練習、阿育吠陀醫學與飲食及簡單的生理解剖學等概念,大大打開了我對瑜伽的理解。原來,瑜伽是做人處世的道理、是愛與慈悲的實踐、是修行、是重新看見內在佛性(或神性)、是個人與宇宙合一的道途。但受限於語言上的理解,以及課程缺乏明確、系統化的架構,因此對於許多知識,以及實際上的運用,仍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
回到台灣後,我立即積極找尋瑜伽教室,繼續學習,同時也買了許多書籍研讀。可惜的是,我所接觸到的瑜伽教室,仍是以快速地、機械式地做瑜伽動作為主,不談論瑜伽與心靈的關係。坊間的書本,也以體位法為主,其他部份若有談及,則過於簡陋,可有可無。直到我在員林接觸劉老師的瑜伽教室,才很開心地發現,原來台灣有和我相應的老師。之後劉老師更推薦我閱讀邱顯峯老師的書,及參加邱老師的課程,才又更加豐富與加深我的眼界。很感謝這一切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