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卡拉阿闍梨涅槃六頌一
Śaṅkarācārya Nirvāṇa Ṣaṭkam(Shankaracharya Nirvana Shatkam)
  
主講人:邱顯峯老師

  
一、前言:
  香卡拉阿闍梨(Śaṅkarācārya)又譯為商羯羅阿闍梨,Śaṅkara的字意是喜悅、繁榮、吉兆的給予者。大約是在西元八世紀左右他誕生於印度,是印度史上最有名的哲學家之一,因此又被稱為Ādi Śaṅkarācārya,Ādi是「第一」的意思。他所倡導的哲學是一元論。涅槃六頌(Nirvāṇa Ṣaṭkam)又稱為自性六頌(Ātma Ṣaṭkam,又譯為真我六頌)相傳是他八歲時,正在喜馬拉雅山尋覓上師,碰見一位聖者,聖者問香卡拉說:「你是誰」,而香卡拉的回答即是這深具意義的六首讚頌詩(stotra)。這位聖者正是香卡拉所要尋覓的上師,其名為Govindapada Ācārya,後來即成為香卡拉的上師。而這涅槃六頌亦成為主張一元論的吠檀多(vedānta)派的主要教義。從本輯起將逐一解說這六頌。
 
 
二、香卡拉阿闍梨涅槃六頌一
(一)    原梵文版
Manobuddhyahaṃkāra Cittāni Na Ahaṃ
Na Ca Śrotrajihve Na Ca Ghrāṇanetre
Na Ca Vyomabhῡmir Na Tejo Na Vāyuḥu
Cidānandarῡpaḥ Śivo’ham Śivo’ham
 
(二)    其他語系型梵文版
Manobuddhyahaṃkaara Cittaani Na Ahaṃ
Na Ca Shrotrajihwe Na Ca Ghraaṇanetre
Na Ca Vyomabhoomir Na Tejo Na Vaayuḥ
Cidaanandaroopah Shivo’ham Shivo’ham
 
(三)    英語系改寫版一
Manobuddhyahamkaar Chittaani Na Aham
Na Cha Shrotrajihve Na Cha Ghraananetre
Na Cha Vyomabhumir Na Tejo Na Vaayuhu
Chidaanadarupah Shivo’ham Shivo’ham
 
(四)    英語系改寫版二
Manobuddhyahamkaar Chittaani Na Aham
Na Cha Srotrajihwe Na Cha Ghraananetre
Na Cha Vyomabhoomir Na Tejo Na Vaayuhu
Chidanadaroopah Sivoham Sivoham
  
 
三、梵咒的每個字詞解說如下
第一句
mano:心靈,原型字是manas
buddhy:我覺、覺性,數論上心靈最精細的第一層,原型字是buddhi
ahaṃkāra:我執、自我,數論上心靈的第二層
cittāni:心靈質、心靈,數論上心靈最粗鈍的外層(第三層),原型字是citta
na ahaṃ:我不是
直譯:我不是心靈的我覺、我執和心靈質
  
第二句
na:不是
ca:也、和
na ca:也不是
śrotra:聽覺
jihve:舌頭、味覺,原型字是jihva
ghrāṇa:嗅覺
netre:眼睛、視覺,原型字是netra
直譯:我也不是振波微素的聽覺、味覺、嗅覺和視覺
 
第三句
vyoma:空、空元素
bhῡmir:大地、地元素,原型字是bhῡmi
tejo:光元素、火元素,原型字是tejas
vāyuḥu:風、氣元素,有的語系只寫vāyuḥ而省掉u,原型字是vāyu
直譯:我也不是五大元素的空、氣、火、地等元素
  
第四句
cid:覺智,原型字是cit
ānanda:永恆的喜悅
rῡpaḥ:形相,原型字是rῡpa
śivo’ham:我即是純意識,此字是由śiva(純意識、佛性)+aham(我)組成
直譯:我就是純意識,是覺智與喜悅化現的純意識
 
  
四、整段梵咒的直接意義
我不是心靈的我覺、我執和心靈質
我也不是感官上的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和視覺
我也不是五大元素的空、氣、火、地等元素
我就是純意識,是覺智與喜悅化現的純意識
 
  
五、解說
1. 香卡拉阿闍梨是一元論者,所以整個核心思想都環繞在一元論上。一元論的主要觀念在於一切都是至上,一切都是純意識。涅槃六頌(Nirvāṇa Ṣaṭkam)又稱為自性六頌(Ātma Ṣaṭkam,又譯為真我六頌)是他對「真我自性」所做的六首深具意義的讚頌詩,這六頌中的「我」字都代表「真我自性」之義,此為第一首。

2. 第一句的解說:

依據印度傳統哲學,如數論、博伽梵歌等都認為心靈可分成我覺、我執和心靈質等三個部分,在此句裡所要彰顯的是「真我自性」(ātma)並不是心靈而是超越心靈。

3. 第二句的解說:

依據印度傳統哲學,如數論、博伽梵歌等都認為經由心靈先創造出五種振波微素,聽、觸、視、味、嗅(佛教譯為聲、觸、色、味、香),再由五種振波微素創造出五大元素,空、風、火、水、地。五種感覺器官,耳、皮膚、眼、舌、鼻則是相對應五種振波微素和五大元素。此句裡雖然只提到四種振波微素和其所對應的四個感覺器官,但實際上是代表五種振波微素和其所對應的五個感覺器官。此句同樣在說明「真我自性」並不是五種振波微素和其所對應的五個感覺器官。

4. 第三句的解說:

此句接續第二句,說明「真我自性」也不是五大元素。雖然句中只提到四種元素,但所代表的是五大元素。

5. 第四句的解說:

Sat(真)、Cit(智)、Ānanda(喜)是一元論者總結Brahma(道、至上)的三個特質。Cit的本意即是Śiva,也就是純意識、佛性、覺性之意。在此涅槃六頌裡,香卡拉阿闍梨即用Śiva來代替Cit,以彰顯「真我」即是純意識、佛性、覺性,所以在每一頌的最後都以我就是純意識,是覺智與喜悅化現的純意識做總結。

6. 在哲學上對於「至上」或「佛」的表述常以「否定」來表示,因為「至上」或「佛」是超越一切名相的,例如本頌裡的「不是心靈的我覺、我執和心靈質」、「不是振波微素的聽覺、味覺、嗅覺和視覺」等,如果要以「肯定」來表述,則可能稱其為「覺性」、「佛性」、「空性」、「純意識」、「至上」、「上主」、「博伽梵」、「道」等。


請按此連結涅槃六頌

1. 資料來源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qMFz_0VOxY



2. 資料來源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pLjr8Zp5gs&feature=related


 
3.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br29S_GBBjQ&feature=related


 
4. 資料來源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AHBSi2_Dpc&feature=relat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