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達瑜伽經 (Haṭha Yoga Pradi′pika′)
原作者 斯瓦特瑪拉摩 Sva′tma′ra′ma
中文譯註者 邱顯峯
哈達瑜伽經是世界最完整的瑜伽修煉秘笈,它揭露了瑜伽完整的鍛鍊次第,從持戒、精進、有益飲食法到瑜伽體位法、各種淨化法、生命能控制法、身印、鎖印、諦聽秘音和最後的融合與三摩地,它是所有瑜伽愛好者達到至高勝王瑜伽的寶藏地圖。
|
|
|
本經作者斯瓦特瑪拉摩曾說,哈達瑜伽是引領靈修的渴望者達到至高勝王瑜伽的階梯。也為此,他在本經裡揭露了如上所述有次第且完整的瑜伽鍛鍊法。瑜伽體位法僅是所有功法中的一小部分,且鍛鍊體位法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了身體的健康,而更在於平衡腺體、強化脈輪、打通脈輪,並以此作為達到勝王瑜伽的基礎。
與哈達瑜伽鍛鍊有關的典籍最主要的有四本,其中最重要且最早的一本就是斯瓦特瑪拉摩所著的 Haṭha Pradi′pika′(中譯為哈達燈炬或哈達之光)或稱為 Haṭha Yoga Pradi′pika′(中譯為哈達瑜伽燈炬或哈達瑜伽之光),筆者則將其譯為《哈達瑜伽經》。最重要的第二本是 Gheraṇḍa Saṃhita′(中譯為格蘭達集或格蘭達經),再其次為 S′iva Saṃhita(中譯為希瓦集或希瓦經)和 Gorakṣa S′ataka(中譯為牧牛尊者百論)。上述四本哈達瑜伽經典中,《希瓦集》對經脈、脈輪、拙火、生命能有較詳盡的敘述,對心靈、靈性也有較多的論述,除此外,四本的內容大致上差異不大,但因為《哈達瑜伽燈炬》最為瑜伽鍛鍊者所熟知,所以筆者就選擇《哈達瑜伽燈炬》做為哈達瑜伽經的代表。
《哈達是ha+ṭha所組成,ha是右脈、太陽脈的音根,ṭha是左脈、月脈的音根,所以哈達是右左脈的鍛鍊法門。但實際上哈達瑜伽鍛鍊的目的不僅是肉體層次的鍛鍊,也不只是為了左右脈的合一,其更重要的是為了打通中脈與脈輪,使生命能和拙火能進入中脈並流通於中脈,這才是通往究竟解脫的不二法門。
本經與勝王瑜伽經的異同: 兩本皆是瑜伽界的重量級經典,也都具有身心靈完整的修持概念與功法。或許有人會認為哈達瑜伽裡缺乏八部功法中的感官回收、集中與禪那,但實際上不管是逆舌身印、希瓦身印或是諦聽祕音等都隱含著感官回收、集中與禪那的功夫。也有人可能認為哈達的鍛鍊只到三摩地而非解脫,但是如作者所述,融合的極致就是究竟解脫,所以說哈達的鍛鍊也可達到解脫。基本上,哈達瑜伽經稍微比較側重功法的實際鍛鍊,而勝王瑜伽經則比較側重心性的鍛鍊和哲理,並且對宇宙創造的法則、因果業報、心性、宇宙大道的本源有較多的論述。兩經若能合參,相信對瑜伽和靈修的渴望者會有更大的助益。 |
|
|
|
全經導讀 摘要
|
一、
|
哈達瑜伽經的由來與意義 |
|
(一) 由來:
早在西元前五千多年就有哈達瑜伽的鍛鍊,但直到西元十四至十六世紀左右,才有幾位偉大的瑜伽聖者著作了比較詳備的經論。其中最有名的就屬斯瓦特瑪拉摩(Sva′tma′ra′ma)所著的《哈達瑜伽經燈炬》(Haṭha Yoga Pradi′pika′),本書將其中譯為《哈達瑜伽經》。 本經作者的名字為 Sva′tma′ra′ma,其字義為愛真我自性的人(sva,自己+a′tma′,真我自性+ra′ma,愛),他大約是西元十四至十六世紀左右的印度人。有關他的生平,依其在本經上的自述,只知他的瑜伽體系是傳承自魚帝尊者和牧牛尊者,除此之外,並沒有其它相關的歷史記載。 作者認為哈達瑜伽是要引領靈修者達到至高勝王瑜伽的階梯,而著作此書的目的也是為了使人達到勝王瑜伽。
|
|
|
|
(二) 經名意義: |
|
1. |
haṭha的意義可分為瑜伽上的意義和世俗上的意義。詳如下: |
|
(1) |
在瑜伽上有三個意義:其一為,ha是人體第五個脈輪的音根,也代表肉體,ṭha是第六個脈輪的音根,也代表心靈。haṭha代表經由肉體的鍛鍊來控制心靈。其二為,ha是右脈也是太陽和行動的音根,ṭha是左脈也是月亮和冷靜的音根,當這兩個相對且相反的波流強行合而為一時,即稱為哈達瑜伽,上述兩者都是一種強制或強迫的力量。其三為haṭha是要終止生命能在左右脈的氣行,並使其與拙火一起進入中脈。 |
(2) |
世俗上haṭha代表強制力,強迫的力量。為何會如此說呢?這是因為,ha+ṭha是透過強制力、強迫力使其結合在一起的。 |
|
2. |
Yoga的字義大致可分為兩個。其一為,動詞字根yuj加字尾ghain所組成,yuj意為「加」,例如1+1=2,所以是相加之義;其二為動詞字根yunj加字尾ghain所組成,yunj意為「融合」,例如1+1+……+1=1,所以是合一之義。在瑜伽上是採後者之義,也就是瑜伽代表著「天人合一」的概念。 |
3. |
Pradi′pika′的字義為燈炬、光,在此處特別指的是能照亮真我自性的慧炬。 |
|
|
|
|
|
二、
|
本經的目的與結構
|
|
|
|
(一) 目的: |
|
|
有些人對哈達瑜伽的概念仍停留在健身上,但實際上卻不然。如作者所述,撰寫哈達瑜伽經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使人達到勝王瑜伽的境地。什麼是勝王瑜伽呢?當心靈成為一時,就是勝王瑜伽,瑜伽行者就等同上帝成為創造和毀滅者(第四章第七十七節)。成為一,指的就是與一切萬有,包括所修的一切法都合而為一,沒有所謂二元性的存在。 |
|
|
|
|
(二) 結構: |
|
|
為了達到勝王瑜伽的境地,作者闡述了哈達瑜伽鍛鍊的奧秘。他認為哈達瑜伽鍛鍊的次第應該是瑜伽體位法為首,其次是生命能控制法,再其次是身印,如此才能達到三摩地的境地。所以該經典的章節順序也依此原則編排:第一章為瑜伽體位法共六十七節,第二章為生命能控制法共七十八節,第三章為身印共一三○節,第四章為三摩地共一一四節,合計共四章三八九節。而其中所講述的功法,依其重點可分為八大部分:
第一、持戒、精進、有益飲食法 第二、瑜伽體位法 第三、六種淨化法 第四、生命能控制法(呼吸控制法) 第五、身印 第六、鎖印 第七、諦聽秘音 第八、融合與三摩地 |
|
|
|
|
|
三、
|
本經功法的重點總述
|
|
1. |
一般的練習者可能會認為把功法練好是最重要的,但從身心靈的整體概念來看,持戒、精進和有益飲食法則是最基礎的,基礎打好了,功法才能鍛鍊好。所以在勝王瑜伽的八部功法中,一樣以持戒和精進為前兩部。也因為有益飲食法對整體瑜伽的鍛鍊非常重要,所以在第二章生命能控制法的第一節又再一次地說要遵守有益的飲食法。 |
2. |
瑜伽體位法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身心的定 (sthira) 與舒適 (sukha)(詳見《勝王瑜伽經》第二章第四十六節),而不只是身體的健康而已。體位法的進一步功能是平衡腺體的分泌和強化脈輪,它是所有實修功法的基礎。一般的練習者中,有的人會認為哈達是以體位法的鍛鍊為主,但本經的作者僅列出十五個代表式子,只佔了全經篇幅的一小部分而已,且在解說上也較側重心靈與靈性的功能。 |
3. |
六種淨化法不僅對天生肥胖和有黏液缺陷者有功效,即使是一般人,練習後也會有很多的功效。因為身體淨化後不僅對練習呼吸控制法有幫助外,對其它功法的練習也都有很大的幫助,不過最好能有合格老師的指導,才比較不會因不當練習而受傷。 |
4. |
生命能就是生命,沒有它就沒有生命,生命能不定,心靈也不能得定。透過生命能的鍛鍊,除了可獲得身體健康外,更重要的是為了淨化中脈,讓生命能和拙火能進入中脈。 |
5. |
拙火存在著解脫之力,為了達到解脫與三摩地,就必須讓拙火從海底輪上升至頂輪。雖說體位法和呼吸控制法都有此功效,但不若身印法來的直接。身印法可直接喚醒沉睡的拙火並使其向上提升,比較特別的是練習身印時需要覺性意識的持續專注,才能發揮大的效用。 |
6. |
鎖印是要控制生命氣能,常與身印、體位法、呼吸法搭配練習,它對拙火的提升、控制有很大的功效,也能避免甘露流失,而在練習上也需要覺性意識的持續專注。 |
7. |
祕音就是見性意識──希瓦,它是一切創造的開始。諦聽祕音是一個很特殊的功法,不僅對上根器的人有效,對於不懂哲理、鈍根者,也有很大的功效,透過諦聽祕音可立即體驗到融合的境地。 |
8. |
本經作者認為融合與三摩地是修煉的的極致,真正的融合就是究竟解脫。當個體自性和至上大我融合為一且一念不存,就稱為三摩地。如此便能達到勝王瑜伽的境地。 |
|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