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邱顯峯老師

博伽梵歌靈性意涵(三)

(十三)知識、行動、禪那與虔誠瑜伽

      整個瑜伽修持重點就在知識、行動、禪那與虔誠瑜伽上,這也是本經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在本節的(八)已闡述過「行為與行動的真諦」,因此本單元則側重其餘的知識、禪那與虔誠瑜伽。


何謂知識瑜伽?

      即上主所謂的「世俗知識」與「靈性智慧」。上主在7-2節說:「了知此兩者之後,此世上就沒有任何其它你需要知道的。」世俗知識代表造化勢能所創造的一切,類似哲學上的世俗諦,靈性智慧指的是不生不滅,亙古長存的「至上本體」、「至上意識」和「造化勢能」,類似哲學上的真實諦。上主講演本經先從知識瑜伽開始,然後是行動、禪那與虔誠瑜伽,可見知識和行動瑜伽是入門,禪那是進階,而虔誠瑜伽則是最終的目標。如6-3節所述:「修行者想達到瑜伽的境界,行動瑜伽是其入門之道,而當他已達成瑜伽境界時,則應維續在滅、靜、定之中。」有關「世俗知識」與「靈性智慧」,請參考本節(九)上主克里師那的宇宙創造論、(十)造化勢能的三種屬性力、(十一)云何真我本性、(十二)如何超越造化勢能的束縛而達到永生不朽、(十四)與上主合一超越二元性對待、(十五)至上無所不在的化現、(十六)「場」和「場的知曉者」。


何謂禪那瑜伽?
 
1. 
上主說,一個瑜伽行者應常獨處、控制心意、不攀緣外境、不役於物,並恆處於禪那冥想之中,且以「至上、上主」為其瑜伽冥想的至上目標(6-10、6-14)。
2. 
 
至高無上的禪悅是超越感官的,它僅能經由智慧來覺受,一旦安住於此境之中,他將永遠不會離開真道(6-20、21)。
3. 
修到合一的瑜伽行者,即能見到一切萬有等無差別,於一切萬有中見到自性,也於自性中見到一切萬有(6-29)。
   
   
什麼是最終的虔誠之道?
     
      上主所謂的虔誠瑜伽是二六時中念念都是上主,並以虔誠之心將一切都獻給上主,以上主為依皈,而「念」、奉獻和依皈的對像是人格化上主,而非未顯現的至上本體,以下是一些精華的節錄:
   
1.
精勤的瑜伽修煉者,若能全心全意的以「我」為其信念並禮敬「我」者,我認為他們才是最完美的瑜伽修持者。(12-2)
 2. 將心意專注在未顯現的至上者,也一樣會達到與上主合一,但會遭遇到較多的困惑、苦惱,因為具有人身軀體者,要達到不具軀體、未顯現的至上是很困難的。(12-5)
 3. 請將所有心念貫注於「我」,對「我」虔誠,並成為「我」的奉獻者,向「我」禮敬。我向你保證,你一定會獲得「我」,因為你是我所親愛的人。(18-65)
 4. 從事智慧的修持者,可擺脫善與惡兩者的束縛。因此,為了瑜伽合一的修煉,應在所有行動中融入瑜伽合一的意識與藝術。(2-50)
 5. 面對任何一切皆不起欲求之心,不論得到的是好的或壞的,既不欣喜亦不嫌棄,此即是安住在般若智之境。(2-57)
 6. 沒有與至上聯結的人是沒有覺智的,也無法從事冥想修定。沒有從事冥想修定,就不會有安祥平靜,不能安祥平靜,那會有快樂呢?(2-66)
 7. 心靈誠然躁動不安難以降伏,但是只要你能以不執著之心和持恆地修煉,必將能駕馭它。(6-35)
8.
在所有瑜伽行者中,帶著對「我」絕對的信念和虔誠,將其內在自性融入於「我」者,我認為他是最偉大的瑜伽行者。(6-47)
 9. 崇拜諸神的會歸於神界,而「我」的虔誠者(bhaktā)則將歸向「我」。(7-23)
 10. 臨命終時,還能念念是「我」的人,當他離開肉身時,毫無疑問地,他將獲得「我的本性」與「我」合而為一。人在生命終了離開肉身時,不論他惦念的是什麼,他就會成為他所惦念的事物。因此,你應時時刻刻冥想著「我」,並將心靈和智力托付於「我」,為「我」而戰。無疑地,你必將獲得「我」與「我」合一。(8-5、6、7)
 11. 凡是以虔誠之心,將葉子、花朵、水果或水奉獻給我的人,不論他是誰,只要是出自虔誠者愛的奉獻,我都接受。不論你做什麼、吃什麼、奉獻什麼、施捨什麼或從事什麼苦行,請把它們都當作是奉獻給我的去實行。(9-26、27)
 12. 上主沒有私心,祂存在所有虔誠禮敬者的心中,即使罪大惡極的人,一旦能虔誠地禮敬上主,他的罪業也會消除。因為虔誠者念念至上,其心靈自然會淨化成至上。(9-29、30)
 13. 達到上主的幾個方法:(1)能將心念專注於上主,將覺知融於上主(2)藉由不斷的瑜伽修煉(3)專心為「上主」而從事行動,為「上主」之故而從事行動(4)與上主連結,以上主為庇護所,並以自制的方式來行事,放下一切行為果報的執著。(12-8至11)
 14. 知識優於修煉,而冥想又優於知識,放下一切行為果報的執著又更勝於冥想,一旦放下,便能即刻得到安祥平靜。(12-12)
 15. 普瑞塔的兒子(阿尊那)啊!能了知生與滅之道、該為與不該為、恐懼與無懼、束縛與解脫者,即是悅性的智力。(18-30)
 16. 凡是虔誠禮敬存在萬有中的「我」,無論他身處何處、所為何事,他都一直在「我」之中。(6-31)
 17. 當一個人達到與至上本體合一時,內心會喜悅而不再有憂傷和欲求,且平等看待一切眾生,這就是已達到對我最高虔誠的呈現。(18-54)
 18. 那些能將此秘密解說給我的虔誠者的人,即是對我獻上最崇高的虔誠,無疑地,他們必然來到我這兒。(18-68)



(十四)與上主合一,超越二元性對待


      「超越二元性對待」是本經最重要的重點之一,但本經強調的合一是真我本性本自俱足、本無對待以及將真我本性融入至上、上主的合一,節錄如下:

 1. 修到合一的瑜伽行者,即能見到一切萬有等無差別,於一切萬有中見到自性,也於自性中見到一切萬有。(6-29)
 2. 於內在得喜悅、於內在得到愛、於內在得到光明的瑜伽行者,已達到至上涅槃之境,他即成為至上本體。(5-24)
 3. 當一個人能覺察到每個不同的個體都是同一體,且都是由此同一體所擴展衍生而來的,那麼,他即成就了心不離道,念念是道。(13-30)
 4. 他長住於自性之中,以平靜心接納快樂與痛苦,面對土、石、黃金沒有差別念,他平穩堅定,無所好惡,毀譽、榮辱不動心,平等看待敵友和各個族群,他是一位無為而為的人,以此,他超越了三種屬性力的束縛。(14-24、25)
 5. 他隨遇而安,滿足於所獲得的一切,沒有嫉妒,超越二元性的對待,等同看待成功與失敗。(4-22)
 6. 能將自性和萬有的差異,以及快樂和痛苦都視為一如者,他即被認為是已達到最高境界的瑜伽行者。(6-32)
 7. 當光輝、積極和癡迷等三種屬性力特質既已發生時,他不會憎恨,而當其消失時也不會渴求。(14-22)
 8. 奉獻的行為是至上本體,奉獻之物是至上本體,奉獻之火是至上本體,奉獻者也是至上本體,由此得知,一切都是至上本體,所有的行動都是與至上本體合一。(4-24)
 9. 我對一切萬有一視同仁,我既不偏愛誰,也不憎恨誰。然而,凡是對我虔誠禮敬的人,他們在我心中,我也在他們心中。(9-29)
 10. 不管是出生在低賤的家庭、婦女、吠舍、首陀羅,凡是以我為庇護的人,都會達到至上的目標。(9-32)



(十五)至上無所不在的化現

      在印度的傳統哲學裡,上主共有三個主要身分,分別是創造者(brahmā,音譯布拉瑪)、維繫者(viṣṇu、又譯為運行者、無所不在者,音譯維世努)和毀滅者(śiva,音譯希瓦),此三者是三位一體的。而上主克里師那即代表維繫者、運行者與無所不在者,所以有特別多的化現,這些化現可分為三大類,其一是本節(五)上主的大現身,此種現身是至上以上主的身分,自願取得五大元素的身軀示現在人世間(詳見該單元說明),其二是在世間的各種比擬化的示現(詳見本經第十章導讀),其三是非一般眼睛所能看見的法界示現(詳見本經第十一章導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無論是已顯現的或未顯現的都是一種示現,也可以說是一種「念」的投射或幻覺,所以吾人應念念都是祂而無需在乎祂的示現為何,節錄如下:
 
 1. 在此未顯現之上,另有一未顯現的永恆存在。(8-20)
 2. 至上本體被認為是既非「有」(又譯為存在、真實)亦非「無」(又譯為不存在、虛幻)。」(13-12)
 3. 修到合一的瑜伽行者,即能見到一切萬有等無差別,於一切萬有中見到自性,也於自性中見到一切萬有。(6-29)
 4. 凡是虔誠禮敬存在萬有中的「我」,無論他身處何處、所為何事,他都一直在「我」之中。(6-31)



(十六)「場」和「場的知曉者」

      「場」和「場的知曉者」是本經的另一重點,也是印度所有哲學的基礎哲學。「場」和中國所稱的「道」相似,它的概念像是一切已顯現和未顯現的基質。在本經中,上主所述的「場」一共有二十四個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無始的純意識和造化勢能,這兩個才是一切創造之因,由此二者再衍生出心靈(智力、我執),心靈再衍生出五大元素(固(地)、液(水)、光(火)、氣(風)、乙太(空)),接著五大元素再衍生出五個振波微素(嗅(香)、嚐(味)、形(色、視)、觸、聲(音))、五個感覺器官(鼻、舌、眼、皮膚、耳)和五個運動器官(後陰、前陰、腳、手、聲帶(喉)),其餘的宇宙萬有則是由二十四個要素的「場之間」相互作用所衍生出來的,此一說法與卡比爾(kapila)的「數論」(sāmkhya)極為相似。「上主」是所有「場」的「場的知曉者」,能明白「場」和「場的知曉者」的知識,就叫作知識(jñāna,又譯為智慧)。能以慧眼了知「場」與「場的知曉者」之間的差異,且知道如何使個體生命從造化勢能的束縛中得解脫者,他就能達到至上之境,詳見本經第十三章。



(十七)其他

      在本經裡,上主雖然講了很多上乘法,但也同樣重視在相對世界裡的處世之道,以下幾則是筆者認為較重要的:

1. 
生滅乃生命的自然現象
在相對世界裡是有生滅的,但無需為此悲傷,一旦達到「上主」之後,就永遠不須要再轉世。
   
 
 (1)
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既然無法避免,你也就無須悲傷。(2-27)
(2)
 
所有的創造在一開始都是未顯現的,直到中段時才會顯現出來,而到了末了時,又再度不顯現。為此,你何必涕泣呢?(2-28)
 (3)
在至上本體內所有世界的眾生,都必須一而再的輪迴,但是,昆蒂之子(阿尊那)啊!一旦達到「我」之後,就永遠不須要再轉世。(8-16)
(4)
在未顯現之上,另有一未顯現的永恆存在,即使萬有都已毀滅,祂依然永存不滅。此未顯現者即名為「永恆不滅」,祂被稱作是至上的目標,凡達此境者,即不再輪迴,祂即為「我」至上的居所。(8-20、21)
 
 
2. 
你會成為你所想的目標與臨終的那一念
  「你會成為你所想的目標」是一個很務實的修行心法,而「臨終的那一念」更受到許多修行者重視,然而平常若沒有修持,「臨終的那一念」是無法受意識主導的。須菩提於《金剛經》上說:「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佛陀善自護念的當下就能產生攝受力,使弟子們自然地想要攝心修行,發菩提心,此即是善護念諸菩薩。佛陀尚且如此,所以我們更應時時善護自己的心念,因為「你會成為你所想的目標」。
   
 
 (1)
臨命終時,不論他惦念的是什麼,他就會成為他所惦念的事物。(8-6)
 (2)
臨命終時,還能念念是「我」的人,當他離開肉身時,毫無疑問地,他將獲得「我的本性」與「我」合而為一。(8-5)
 (3)
禮拜諸神祇的人會到神界去,禮拜祖先的人會到祖先那兒去,禮拜鬼魂精靈的人會到鬼魂精靈界去,而對我奉獻敬拜的人,則會到我這裡來與我合一。(9-25)
   
3. 
感官回收與習氣、欲望的調伏
上主在此主題上講了很多,可見祂有多麼重視,以下只是一點節錄:
   
 
 (1)
我認為一個無法控制自我的人,是很難達到瑜伽的境地。但是,如果能夠以適當的方法和努力控制自我,那麼,就有可能達到瑜伽的境地。(6-36)
 (2)
以智力來淨化,以決心來規範自我,捨棄如音聲等的根塵,並把愛憎放一邊。(18-51)
 (3)
居於僻靜之處,節制飲食,控制身、口、意,二六時中皆定於禪那瑜伽之境,了無牽掛。(18-52)
 (4)
放下我執、暴力、傲慢、欲望、憤怒、貪婪,消除「我所擁有感」且安祥平靜,如此方才具備晉升到至上本體的資格。(18-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