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講人:邱顯峯 老師 整理:戴歸真、陳積善、余蒨如、葉靜華


 

◎ 2-1   如何喚醒拙火 (kuṇḍalinī靈蛇)

  怎麼喚醒拙火 (kuṇḍalinī靈蛇) 起來,有很多方法,像唸梵咒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如四臂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的「吽」音就是 kuṇḍalinī起來的音根,又如蓮花生大士的「嗡啊吽」中的「吽」音也是kuṇḍalinī起來的音根。在瑜伽和密宗裡最常用的音聲鍛鍊法是kiirtan(一種結合唱誦與舞蹈的功法),這也是瑜伽最重要的功法之一。此外,佛教、回教、基督教也都有唱頌,kiirtan的原本字義是「讚美主」。把一切榮耀歸於主,這就是喜馬拉雅山的概念。此外,靈性標幟也有助於拙火的提升。十字架是喜馬拉雅山的原始符號,原來基督教是出自於喜馬拉雅山的哲學,佛教用「」字,也是喜馬拉雅山的原始符號,這「」正確的寫法應是「」,我們的 kuṇḍalinī 是順時針轉的,而靈修是要讓 kuṇḍalinī 鬆綁,所以是用逆時針的方向,以使 kuṇḍalinī解脫,並以「」(swastika,勝利)來代表。所謂獲得解脫就是控制了千瓣蓮花,也就是指拙火已提升至頂輪。


 

◎ 2-2    左右脈相合為一就是哈達瑜伽

  哈達兩字若分開解釋,「哈」是太陽脈的能量屬陽脈,代表動的脈;「達」是月脈的能量屬陰脈,代表靜的脈,左右脈相合為一叫哈達瑜伽。所以當我們鍛鍊瑜伽體位法時,哈達了沒有,也就是左右脈合一了沒有。瑜伽經說瑜伽體位法練熟後,就要練呼吸控制法。左右鼻孔的通氣是幫助打通左右脈,左脈通左鼻孔,主管心靈和靈性的關係,右脈通右鼻孔,主管心靈和物質的關係,所以左右脈可以調整心靈、物質和靈性,當你吃東西、練瑜伽體位和靜坐,所需要通的脈是不一樣的。中國有純陽祖師,就是說練到純陽之體,所以不是不結婚叫純陽,純陽是陰陽合而為一,超越陰與陽。


 

◎ 2-3   透過修煉與不執著可控制各種心緒傾向

  第一章第十二節提到經由不斷地修煉與不執著可控制各種心緒傾向,一是不斷持續地修煉,一個是不執著。怎麼樣持續不斷地努力鍛鍊,在第二章就有實際的鍛鍊辦法,包含有物質面、心智面、靈性面,其實不只是這樣,還可擴大到整個宇宙和生活的每一層面,這都叫作修煉。不執著(vairāgyam )之義是指沒有心靈的顏色,沒有任何你想攀附的。而不執著,要去實踐是很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這就和 kuṇḍalinī(靈蛇,拙火)以及 vrtti(心緒傾向) 有關,如果你每一個心緒傾向沒有淨化,那你的 kuṇḍalinī(靈蛇,拙火)被壓在底下就會起不來,因為你的這些念會不斷湧現出來。不執著只是告訴我們努力的方向,但不是說要你壓抑,也許靈修的開始需要一些勉強的力量,直到愈來愈提昇就變成習慣,所以真正的持戒不是用力,真正的戒是一種生活,真正的戒是一種真理的流行。

第一章十四節,長時間不間斷地虔誠修煉,這虔誠(
satkāra)就是你一心一意的不二心的努力去做。第十五節,能掌控見聞覺知不使生欲,便是不執著,他給了一個明確的定義,見聞覺知是佛教的用詞,見代表眼根,聞代表耳根,覺代表心根,知代表意根。這個部份是講,不管你用什麼去覺知,他都不是真實的,見聞覺知代表透過運動器官,感覺器官和心靈對所有一切的覺受起了第二個念,這個就叫作執著。所以他說當你能夠控制它,不被它牽著走,就叫作不執著。


 

◎ 2-4   真正的解脫

  生命是掌握在你現在這個時刻,所以能夠不去執著見聞覺知,就叫作不執著。第十六節把它分成二段解釋,什麼是解脫?解脫的概念是什麼?一般人說我有錢我就解脫了,這是短時間的獲得,能滿足生活的所需。如果更進一步我不受這五大元素的影響,我能夠騰雲駕霧,能飛簷走壁,這是進一步的解脫,可是當雲消霧散後,你又在那裡?這些是方便法,世間法,物質法,不是究竟解脫。

所以真正的解脫分二個部份,一般的概念只有一個,但在瑜伽講的比較深入時,是分二個部份。一般說是自性或佛性,都是相似的概念,佛教有些是有分的,但是說的不是很詳細,在瑜伽裡分個體意識
(ātma) ,或者說是個體佛性;另一個叫作至上意識(paramātmā),或者叫至上佛性。


 

◎  2-5   個體意識V.S至上意識

  佛教的經書,絶大部份沒有把自性和佛性分開說,認為佛性和自性都是一個;瑜伽是說我具有佛性,我有我的個體意識,它叫作ātma,但是整個宇宙還有個至上意識(paramātmā,至上意識類似中國所講的「道」,個體意識類似佛家講的自性。道在個人身中的自性,在道家有分小我和大我,在瑜伽也有分小我和大我,而佛教把兩個詞混在一起了,那這兩個的差別是什麼?

我們每一個人的個體裡存在著一個見性
puruṣa和造化勢能prakrti,運作法則),至上意識也有這二個,我們寫大 Puruṣa和大 Prakrti,每個個體都受到個體造化勢能的束縛,當你能讓靈蛇,拙火(kuṇḍalinī提昇起來,你的生命能量到達眉心輪,就是個體的解脫,到達頂輪叫做究竟解脫,個體解脫是我們超越了個體造化勢能的束縛,而究竟解脫是我融入了道,就沒有二元性。以前我們常說,過去有無數億佛,現在有無數億佛,未來也有無數億佛,那到底有多少尊佛?實相只有一尊,為什麼?因為佛的定義是不二,佛是永遠都是一,所以解脫之意,就是沒有要不要再來輪迴的問題,因為你己經不是你,你已經融入原本的我,但是一般解脫是只到第六個脈輪,一貫道的一指(玄關解脫也只是到第六個脈輪,指的是個體我的最高,但是個體我的解脫,只是個人超越了個體造化勢能的影響,但是還有至上造化勢能的影響,這裡講的是你真正了悟至上真我,你真正達到至上真我,你就會遠離造化勢能的束縛。


 

◎ 2-6   純意識puruṣa和造化勢能prakrti

  我們再來說明純意識(puruṣa)和造化勢能prakrti的概念,這個概念西方人不易懂,因為這是印度很精細的哲學,用中國的哲學和佛家的哲學來解釋,比較好了解,所以如果從西方的字典翻譯一定會錯,是因為西方人不了解它的哲學。

純意識
purus’a,代表的是空性,代表的是造化萬物的原料,代表的是目證意識,代表的是了悟見性的部份,而造化勢能prakrti,代表的是緣起的緣,佛教所說的緣起性空,所以透過緣起。為什麼要緣起,因為沒有緣起就沒有現在的存有,但又為了要說超越因果,沒有因果,可是明明又有因果,所以說一念無明,因緣所生,以避開人們對因果的執著。

基督教是說原罪,因為有原罪,所以才需要獨生子來救贖,原罪代表的就是宇宙的法則(造化勢能),佛教的講法是緣起之後,透過造化勢能的力量,對這個純意識(
puruṣa)或說見性或空性,或說宇宙的原料起作用,而創造出萬物,所以大自然的萬物都是因為造化勢能對空性起作用而產生出來。包括每個人的心靈都是因為對它起作用而產生的。


 

◎ 2-7   悅性、變性和惰性的力量

  造化勢能創造萬物憑藉的是屬性力量Guna,屬性力量共有三種力量,就是悅性、變性和惰性的力量,最後一章講到解脫就是講這三個力量,對你已經不起作用。所以造化勢能有三種力量叫做 Gunaguna的字義是繩子的意思,因為它有束縛力,有一個特質而創造出萬物,因為它以空性為原料,而創造出萬物,所以有的人把造化勢能解釋為大自然,有的譯成自然,有的翻譯成本性,這些都不全然正確,它只是一種運作法則,所以說她是”大自然”不對,大自然是造化勢能對它起作用,所產生的現象。中國道德經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自性加宇宙的法則合而為一所成的,當你達到至上意識時,本身兩個都是達到解脫之境,所以達到究竟之境,是不受造化勢能的束縛,也就是超越了因果法則,也就沒有輪迴。


 

◎ 2-8   與所冥想的目標合一即是三摩地

  第一章第十七節至第二十三節都是在說三摩地,samādhi 是音譯,當靈修者與其所冥想的目標合一時,即稱為三摩地,它是一種定境,當你從事靈修時,你會在自性七個層次以及七重天的每一個階段裡,都經歷到三摩地,而第十七節所講的三摩地是正知(saṁprajñātaḥ 的三摩地,這樣的三摩地境界還沒達到心靈完全消失,仍然會有覺知,會有推理快樂,還有我的存在,當再進一步的進修,進入到這些念的覺受都沒有了,此時他只有存在過去的因果業識 saṁskāraśeṣaḥ ,他就會隨業轉世,這是第二種的三摩地。


 

◎ 2-9   用真實的我修煉就能達到三摩地

  第一章第二十節是說可以透過「真理信念」,「勇氣」,「憶念至上」,「修定」,「先天智慧」來修煉,真正靈修是有一個真正清楚的念,叫做「真理信念」。「憶念至上」的意思就是念念都是祂,在中國儒家講的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或二六時中念念不離此」。還有「修定」以及「先天智慧」,先天智慧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你曾修證很好的智慧,比較根本的解釋是指你不受污染的本體智,用真實的我修煉就能達到三摩地,瑜伽經中的 1-21 和 1-22 是在講印度的靈修概念,非常強調要積極努力渴望,這是一種鼓勵,一種信念,但是在真正的靈修裡,你的積極努力渴望,若帶著不當的目的,就會產生分離感,有得有失。在中國的哲學裡強調的是不要離開正念,不離開目標,當不離開目標的念存在時,距離感和分離感就不見了,當距離感和分離感不見就是三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