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邱顯峯老師主答 葉靜華,余蒨如及多位志工共同整理

 

1.  
問: 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老師。第一個問題是這次戶外練功我發覺樹跟人一樣有個性,我和三棵樹做互動練功時,很明顯的我比較喜歡第一棵樹,第二顆樹我沒有很喜歡,第三顆樹感覺還可以。第一棵樹我真的很喜歡,那種感覺很難形容,我甚至還會跟它說謝謝,對它的感覺很好,因為老師說要和樹對話,我就想底要用中文還是英文對話,結果發現用心靈就可以溝通了。第二個問題是,在練互動功法時,第一個學員給我的感覺是OK的,但第二個學員就讓我感覺有點累,身體非常的難過,很不舒服,所以沒有練很久,我就跟他說時間到了。老師頻頻說要跟萬物合一,但是你就是有喜歡跟不喜歡的感覺,怎麼可能合一呢?另外又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是同樣初接觸自發功,同樣練習,同樣都是學員,為什麼大家身體上的反應有這樣大的差別呢? 
答: 好,謝謝。我們曾經稍微提過,如果從靈性的角度來看,你身上的頻率、牆壁上的頻率、地上的的頻率等,所有物質頻率的跳動跟你身上物質的跳動是一致的,也就是所有物質是一體的,再精細一點來解釋,地、 水、火、風、空,連空間的頻率跳動也都是一體的;再來是心靈,也是一體的,靈性當然也是一體的,這是從靈性的角度來看。但如果是從個體的角度來看,跳動頻率不可能會是一樣的。所以同樣是樹,它一定是有個性的,跟人一樣會有個性的。我們修同一體或一體觀,是要去感受內在的合一感,因為大家還沒有練到心靈的部分,我先約略提一下這部分的內容,假設你要知道一朵花、假設你要知道一個人,有三個步驟,第一步,你先觀想它,就是所謂的專注、集中。第二步,你去感覺它,觀想你就是它。第三個步,你去成為它,然後你就會知道它,這就是你合一的過程。當你從最外在的物質層面來看,個體是分開的,越往靈性層面來看,其實越是一體的,這樣大家了解嗎?好。那你說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能量差異這麼大,其實你們之間互動的能量已經算是非常小了。台語有一句話,你們都聽過,就是人比人,下一句呢?氣死人,是不是,聽過吧?人比人,氣死人。舉例來說,以台幣來算,有沒有人財產一百億,有,那有沒有人負債幾億的,有。差幾倍?假設你只有一塊錢的跟擁有一億的人來比,差多少?一億倍。那用負債幾億來算,差多少倍?大家以世俗的眼光來看,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大不大?大到你難以想像的大。我們是進階班,而且大家都因為頻率相近才來這邊上課,同時又經過了戶外練功,一起上到這階段,那頻率已經算很接近了,只是那很接近的差異大不大?從某個角度來說,當然還是很大。我們再舉個例子來解釋,以地球的時間來說,你說他九十歲,這小孩五歲,九十歲跟五歲差多少,大不大,很大。那你說這顆星球跟那顆星球的年齡,差一百萬年,這樣差多還是少,不算多,因為通常一顆星星存在都是最少幾億年,還可以高達幾十億年,所以幾百萬年對幾十億年來說,差很少。因此同樣的,我們現在以個人跟個人之間關係來感覺,還是會有差異的。你從外在的整體來看,差異不大,但是你將個體再放大來看還是差異不小。比方說,大家可能有的經驗,以我為例,我看到同一種類型的狗,我根本分不清楚牠們之間的不同,貓我也都分不清楚。我早期移民美國時,我發覺北歐人跟南歐人,我也都分不清楚,只知道是人,不是中國人、不是黃皮膚的人,其他我都分不清楚,這就是我們人的能力。貓你也分不清楚,狗你也分不清楚,如果再小一點的動物,就更不用說了,像是跳蚤,我們更分不清楚,對不對!可是對跳蚤而言,牠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誰是誰,就其中當然是有差異。接著我們來講實際的問題,在未來等你上過高級班的互動功法,你的感受就會越來越靈敏。很多人上過自發功以後,有一個心得,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曾經有位學員說,他本來到郊外看到整排樹木,怎麼看都只覺得它們是一棵樹而已,這樣代表他對樹沒有敏銳的感覺。但是練了自發功後,他現在對這些樹木、大自然的感覺變得越來越敏銳,所以自發功就是開發對自然、對很多事情覺察能力的進步,這是好的現象。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在你越來越提升的同時,你跟人之間的差異性是越來越大還是越小?越小。舉例來說:這隻手你用東西把手掌遮起來,如果是在燈底下,你會看到裡面有五根手指頭。但是把遮的東西移掉後,你能看到的是一個手掌形狀,還是五根手指?是一個手掌形狀嘛。所以從地、水、火、風、空不同的境界來看外物,從地來看,你會覺得每個個體是分開的;從水來看,每個個體比較接近;從火來看,會再接近;從風或氣來看個體間會顯得更接近。從心靈來看是不是又更加接近,越往精細的層面來講,每一個體的identity,也就是所謂的個別性,將越不明顯,甚至沒有差異。在中國的哲學裡,我們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一書裡面的八德目。其中格物,朱熹跟陸九淵講的完全是南轅北轍,朱熹認為,所謂的格物是窮究事物的道理,而陸九淵講的格物,則是革除心物,放下心中所有一切的念頭。就如同我們一般哲學講的,哲學是探索內在的自己,科學是探索外在的物質,請問這兩條線最後是一條線還是兩條線?我們現在只是在某一個片段裡看到事情的對或錯,舉例來說,丈量地球最短的距離,是不是用直線量?你會覺得是直的,對不對?好,那你看英國跟法國之間,英法海底隧道幾十公里,是直還是曲?試想幾十公里在地球球形的地面上已經是曲線了,那地底下呢?是曲,是直?當然不是直線。從這邊地底下挖,跟從那邊地底下挖,挖到後來能夠相接,這容不容易,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因為地球是圓的。你很難用直尺量出曲線,但你會發覺事實上你走的是曲線,你也會發覺這些所有的線最後還是碰到同一條線,大家慢慢去體會這個部分。所以如果你看到人之間的差異性很大,表示你看到外在的事實,但如果你能感受到人之間差異都沒有了,那就表示你進步了!因此哲學和科學的探索,最後還是會落在同一條線上,謝謝。當你的心靈愈提升、心量愈擴展,你對他人的排斥就會愈減少。 

   

     

2.  
問: 我之前練功時都是一直呱呱呱,一直講、一直講,但現在練功時嘴巴卻像是被縫住了一樣,無法開口,請問老師這是什麼情形? 
答: 有一些資深的助教也有跟我說,他唸這麼久,是不是差不多夠了,我還跟助教講要看狀況,還沒有,讓他繼續唸,唸到夠了,他就自動不會講話,那為什麼他要繼續唸,因為需要嘛。很多事情不是我不知道你們的情緒,我也不是不知道是你們的個性,我也知道你們在練甚麼法,也知道你們在慣性練功,但那個「勢」還沒有走完,就看著辦,讓你繼續練。所以以後你看到一個人很嘮叨一直唸、一直唸,沒關係,你讓他繼續唸,該唸的次數唸完了,他就不會再唸了,大家聽懂意思嗎?就是那個「氣」,譬如說你在抱怨別人怎麼樣、怎麼樣,不管是誇獎也好、數落也好,反正唸到次數差不多了,幾百萬遍或幾十萬遍,唸完了,配額用完了就不會再唸。好,我們練自發功時,如果出現所謂唸誦,那唸誦是在做甚麼?是在調身、調氣、調心,透過唸誦讓你跟這些音聲有更巧妙的結合,讓你能更熟悉。這部分的內容有點深,大家也許不太了解。譬如,現在你認為你講話,是很方便很簡單的事,對不對,不會困難吧,因為大家習慣我要講話,我就可以講話。但是你問一個不會講話的人,要這樣講話真的很困難耶。我來舉比較簡單的例子,你要去形容一個風景、形容一個人,有時候好不好形容,形容不來,對不對,對。一個意念要如何透過能量,或更正確來說透過六個脈輪結合感官來表達?說實在的,not easy 不是簡單的事。所以當你在練功的過程中為什麼有些人會 ㄉㄧㄚ、ㄉㄧㄚ或伊嗚伊嗚的發音,他是在做甚麼,簡單來講就是感覺統合,讓你的心靈跟能量懂得如何去運作,讓你的心靈、能量、五官跟運動器官懂得怎麼去整合作用,講到這裡大家聽懂嗎?這其實是需要開發的,所以不容易。這位同學剛才說,她的發音不是僅唸誦出來,而是從她內在意念出來的,大家會覺得這有點難理解,就像是你要解讀你的夢境,容易嗎?你開始發覺有點困難了,你如何讓你內在的意念透過語言來形容,然後去感覺那意念表達的情境究是如何?她現在就是在講這個部分,不一定有音聲,但可能會有類似的文辭或意念,是不是?(學員回答:對) 這就是在練習。練習你如何用你的潛意識在覺知,這是一種練習。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些是在做練習,你就不會混亂,你也不會慌亂,可是萬一你遇到一位比較不內行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你會怎樣?你就被抓去關起來,然後讓你吃麻痺交感神經的藥,這就是對此不了解。目前的精神科醫師跟心理醫師對此大都不是很清楚。我們現在要來解釋這個部分,這個部分是很重要的,就是你在訓練心靈怎樣去覺知。首先你的嘴會自動去念某些詞,這些詞或許有意義或許無意義,當「勢能」作用結束後,就會像這位同學一樣自動把嘴巴關閉,亦即這些唸誦已經告一段落。關閉後,接著可能會是影像的練習,影像又告一段落後,接著可能會是出現某一種光的練習,再來變成是某一種意的練習,它是沒有文字喔,它也不會一直講,也不會出現音聲或影像,那它會是甚麼?就是一種說不出的恍惚感。就這樣,因為已經把一切訊息download下載完畢了。就傳輸速度而言,是「講」的速度快還是你「出現文字」快?如果出現的是意念,那麼速度會快還是慢?更快,所以在瞬間就下載完。好,一下子就下載完了,下載多少,下載的內容大到可以出幾十本書!下載時間卻只須幾秒鐘或甚至少於一秒鐘。你或許會問「請說說看下載內容」,天啊!十幾本書,要怎麼介紹,是不是就很難用語言來形容,是的,這表示你已經進步了。你不用去解釋,因為那叫作「佛說不可說」,也就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是博伽梵歌上講的,只有克里師那認識克里師那一樣的意思。因為你講不出來嘛,那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不是音聲、不是影像、不是味道、也不是覺受,那這要怎麼講,困不困難?困難!那就乾脆比一比就好了。這是很精細的,尤其是藝術的創作或是心裡深層的東西,還有一個我們掛在嘴邊的,叫作我愛你、你愛我,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說,不曉得怎麼說明清楚有多愛,但心裡又實實在在有一些感覺,這個就是一種意境。大家慢慢可以體會吧,不要去在意這些自發的表象,你練習這些發聲、手印等是因為你有這個程度所以你去練習,但請不要去在意這些。有個觀念很重要,練習過程你若知道某些人事物,你要不要去執著?不要。萬一它出現了某個念,你要不要跟著在這個念上大做文章?不需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