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邱顯峯 老師 整理:戴歸真、陳積善、余蒨如、葉靜華

 

◎ 12-1   只要你往內在真我前進,你就會明白過去和未來

  第三章第二十六節說藉由對內在的光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了知一切精細的、隱藏的和遠距的知識。這些都只是形容詞,這裡所說內在的光,指的是內在智慧之光,有的指的是第六脈輪,有的指的是第七脈輪,這都無所謂,只要你往內在真我前進,你就會明白過去和未來。我們再看了第三章第二十七節,他說藉由對太陽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了知全宇宙的知識。接下來先簡單介紹一下它的背景,早期在印度、中國,都認為宇宙主宰最偉大的是太陽神,這就不難了解了,當你對太陽了解時,就了知整個宇宙。第三章第二十八節他說藉由對月亮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了知星星排序的知識,星空中月亮最大,白天是太陽,那當然對夜晚的月亮了解,自然就了解星空。第三章二十九節他說當你藉由對極星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了知星星運行的知識。 Dhruve :是恆星,北極星,代表永恆的意思,當時的極星指的是北極星,不是南極星,那時的科學不會知道南極星,這不是重點,那時的科學觀,星星是繞著北極星轉,所以才說你了解北極星,就了解一切星星的運行,太陽、月亮、星星代表宇宙世界,而運用在人體,太陽代表心輪,星星代表喉輪,月亮代表是眉心輪。就像太極可以用在人與人之間的往來,可以用在事業上,風水上,也可以用在七個脈輪之間的變化。


 

◎ 12-2   龜脈神功

  第三章第三十節他說藉由對臍輪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了知身體系統結構的知識。在印度的哲學系統,臍輪是人體的中間,其實了解臍輪知道的是心靈的世界,了解眉心輪知道的是靈性世界,而頂輪知道的是宇宙的世界。第三章第三十一節藉由對喉嚨的凹洞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克服饑渴。第三章第三十二節藉由對龜脈神經做參雅瑪修煉,你將獲致不動搖,龜脈神功這功法己經失傳,但是真奇妙,沈子郁老師竟然自己練成功,你們想練就去請教沈老師,龜脈神功與控制音聲、行動、飢渴有關,修煉時喉嚨會鎖住,當你做內縮身印或吊胃身印時,會鎖住或者你在直接鍛煉時會塞住或定住,會產生唾液甘露,你的身心都不動搖,時間一直持續。因為沈老師幫助我們很多,老天爺就讓她練出來。如果你有自發功的基礎,你集中意念我要練龜脈神功,就會出現了。你靜止收攝,有些動作會扣住喉嚨且整個止住,一股氣能就將此區域拉進去,呼吸就會停止到某一階段,然後它才會放鬆,把潛在的壓力釋放,然後甘露會產生,瑜伽哲學有外在五種氣和內在五種氣。外在五種氣的第一種氣叫伸展氣,第二種氣叫收縮氣,也就是龜氣,在喉嚨後面的凹洞稱為kūrma nāḍῑ kūrma就是龜氣、代表收攝、歸元的意思,nāḍῑ之意是神經。龜脈神功,能夠忍受飢寒交迫,一切的痛苦、耐力、耐心等功效。她練龜脈神功,必須把積了三十年的壓力都釋放出來的。


 

◎ 12-3   達到真我才是真正的解脫

  第三章第三十三節對頭頂上的光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精通洞見力。這跟第三章第二十六節很接近,頭頂上的光指的是第六個脈輪或第七個脈輪能有洞見力。第三章第三十四節獲致直觀比一般說直覺要精細。第三章第三十五節藉由對心臟區域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了悟心靈( citta )。心靈可概分為較精細的我覺( mahat ),中等精細的我執( aham )和較粗鈍的心靈質( citta ),此節所說的對心臟做參雅瑪的修煉,其所獲致的是了悟心靈質 citta ,而非心靈較精細的部份。一般心靈質指的是心輪,他說你對心臟區域做觀想,觀想的不只是心臟,而是心靈,大部份指的是因果業力。第三章第三十六節我覺 sattva 與真我 puruṣa是不同的,不可混在一起,我覺是依真我而存在,而真我是獨自存在的,兩者若無法區分,就會有經驗和覺知,藉由對真我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了悟真我。其實他要講的只是真我,但是他怕我們錯認我覺為真我,這一節的重點是要對真我做參雅瑪的修煉,不是對我覺,只是用真我了悟真我,他怕你錯用,因為我覺非常像真我。西遊記唐三藏到印度取經,最後到達天竺國,看到佛祖就跪地就拜,被孫悟空打,為什麼孫悟空要打他,他說那個佛是魔變的你也拜,也就是在說真假佛祖,因為最終進入我覺,我覺是很純淨的,己經完全超越能夠感知的範圍,只有存在的感覺,修得非常高的,很容易誤認我覺為真我,我覺不是究竟,必須從我覺再淨化到真我,你要用的是以真我為冥想標的,而不是我覺,達到真我才是真正的解脫。


 

 12-4 (屬世)超能力是三摩地的障礙

  第三章第三十七節了悟真我後,你將開啟直觀的聽、觸、視、味、嗅等超能力。了悟真我後,不只是對五大元素有辨識力,對其他的一切也都會有很好的辨識力,類似佛教所說的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第三章第三十八節這些出現的(屬世)超能力是三摩地的障礙。神通是屬世的行為,什麼叫屬世,就是佛教說的未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它尚未超脫因果輪迴,是屬世的有為法,超能力是法性的功能,我們應將這些能量和能力,導向對真我的了悟和對至上的了悟,否則這些超能力會讓你的心靈,對非永恆的世界產生依戀與執著,進而干擾你的定境(三摩地),這些超能力仍受造化勢能束縳。靈修者不是要去駕馭這五大元素所形成的宇宙,而是要去了悟他,融入他。第三章第三十九節鬆開束縳因,讓心靈從所覺進入其他的身體。這是瑜伽行者超能力之一的能小( aṇimā),也就是能無所不入,如果你要進入就進入,要把心靈的束縳放掉,才易達到,但這不是靈修者的目的。


 

◎  12-5    神性聽力是「念與萬象」的真實信息

  第三章第四十節藉由對上升氣(udāna)生命能的控制,你可行於水上、泥沼荊棘和飄浮於空中,當你修煉到能轉化五大元素,你內在的能量可以轉變,固、液、光、氣、乙太能夠互變。第三章第四十節藉由平行氣(samāna)生命能的控制,你可散發出光輝。內在五種生命能之一的平行氣,位於肚臍,使上下行氣平衡。對它觀想,就開發出光輝。在印度的哲學思想,samāna負責的是火元素,也代表變性的力量,所以你控制火的力量,就會產生光輝。第三章第四十二節對耳朵與虛空間的關係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獲得神性的聽力,你把耳朵和虛空一起觀想就能聽到。依瑜伽的觀念,虛空的傳播介質是聲波,聲波相對應的是耳朵,所以對耳朵與虛空之間的關係做參雅瑪的修煉,自然可獲得超越一般耳朵感官,所聽聞的神性聽力,這是對空元素的控制。莊子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這神性聽力是「念與萬象」的真實信息,它是心齋的功能之一。


 

◎ 12-6   八大神通力

  第三章第四十三節對身體和虛空間的關係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如棉絮般的輕盈並遊行於空中。你觀想你的身體像虛空,你就會輕盈遊行於虛空中。第三章第四十四節對無軀的靈體做參雅瑪的修煉,將可去除覆蓋光明的遮障。你想那個看不到的靈體就會變成讓人看不到。第三章第四十五節藉由對基本元素的粗鈍面,精細面,本質屬性及其相關功能目的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獲得對基本的控制力,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心念注於固液光氣乙太,跟它融入觀想它,粗鈍面及精細面去帶動五個脈輪,轉化一切作用。第三章第四十六節從此獲得如「能小」 aṇimā 等的各種超能力,身體也能獲致完美的特質,並且不再受到五大基本元素的障礙。上一節講的是對五大元素的完美控制,這一節則進一步的解說可以獲得如「能小」等所謂的八大神通力,且身體也能獲得完美的功能與特質,這些完美就是下一節所述的美麗、優雅、力量和結實,並且不再受到五大基本元素的障礙,因為五大元素已受到完美控制了。第三章第五十節唯有能知曉真我與我覺的差異者,才能獲致對宇宙萬象至高無上的全知。我覺淨化成真我,了悟真我,當然就對宇宙萬象全知,因為真我本身是全知者。


 

◎ 12-7   要解脫不是靠神通

  第三章第五十一節對於全知(與超能力)都不執著者,連束縛的種子也都消除了,如此才能達到永恆解脫。他告訴你放下,前面說了許多神通力,最後告訴你神通沒有用,你要解脫不是靠神通。第三章第五十二節受天神邀請與天神結交時,不要執著也不要驚奇,你可能再次成為不受歡迎者。一個好的修行者應不受寵與辱的影響,意思是告誡你不要因為有神通力,受神邀約跟神來通,你就傲慢自大,若如此可能,就不再受邀約,你就神不起來。

第三章第五十三節藉由對持續的每一個剎那做參雅瑪的修煉,你將獲得明辨智, viveka 是勝王瑜伽經最重要的詞之一,因為我們要獲得解脫,就是要透過 viveka , viveka 之義是明辨明知,而不是區分的意思。剎那(
kṣana)是古印度最短時間的形容,剎那代表所有宇宙在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裡的變化,所有宇宙的變化都在剎那當中,時間和空間是兩個相互依存的概念,沒有空間就沒有時間,時空是一體的,所有的變化都是時空因素,它用最小的時間單位代表所有的變化,因為時間就是變化,你能觀照最小的變化,就等於你了解所有的變化,你對每一個剎那都觀照進去,你就了解一切。你一天到晚玩這些神通是亳無意義的,因為你只要想著至上就會知道變化,最重要的是你要想著永恆無限而不是想著變化,因為變化是它不是你,因為真我不會變化。你想著這變化就有,不想看就沒有,什麼叫想看就有,那是因為本來就沒有,那些變化是你想出來的,你不想看就沒有,你不去創造它就不會有。真我至上本身不從事創造,創造是在太極的世界,當你觀想我和至上合一,只要你不動念創造就不存在,你動念創造才存在。所以當你想知道才會出現,你不想知道就不會出現。像作夢是更低層次心靈的投射,夢是不真實的,這個宇宙本來就不是真實的,只因為你想知道才出現,你想要有它才存在,你認為你有感受所以它在那兒。你不想看不想感受,宇宙就不會是真實的存在。


 

◎ 12-8   涅槃之境,了了分別一切,不起分別想

  第三章第五十四(藉由此明辨智)對於那些相似而易識別的種類及特徵處所,從此將完全明瞭。任何細微的變化跳不出時間的概念,你已經在每一個剎那都住進去了,那它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在如來掌中。

第三章五十五節具有直接趣入所有事物,了知所有事物的明辨智。當你真正神通進入到最精細的時候,你當然能了知一切。問題是你了知什?你了知的事物是代表一個我分出了一個他,你才有了知。如果你是真我,你沒有誰要了知,它沒有對待,只有當你讓自己產生分身,你才看到自己。也就是萬象是你的分身,是你的念所創造。六祖惠能說涅槃之境是:「常應諸根用,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 12-9  頭腦的知不是究竟,它只是戲論

  要達到無知又無所不知,即使是大師都很困難,因為他必須同時處於有限和無限,淺層的說叫作止觀雙運,這是達到究竟中的究竟者才有辦法入住;在三摩地中又同時能明白一切。一般在入住深層的三摩地時,我都不見,還能知道什麼?我已沒有對待,我要知道那一個是我知道的,你在沒有對待裡怎麼去設定一個我知道的。禪宗曾用龜毛兔角形容此事,龜本來就沒有毛,兔本來就沒有角,這些都是戲論。為什麼說是戲論,因為大家都在用頭腦,起心動念想知道,頭腦的知不是究竟,它只是戲論。


 

◎ 12-10   當我覺淨化成真我時,才能達到解脫之境

  當你花了一輩子、二輩子,最後修證的結果是,你終於知道一件事,原本你是不需要學習的,可是你沒有用這麼長的時間學習,你永遠無法相信你不需要學習,你修證到最後就會發現你無所得,得一個沒有得,法原本即如是。

帕坦佳利他在修煉品,教我們修煉的八部功法,到第三章神通都出來,但是最後他說神通是三摩地的障礙,並說當我覺淨化成真我時,才能達到解脫之境(kaivalyam)。你真正的目的是解脫,是達到真我而不是獲得神通。所以整個第三章的總結告訴我們「我覺」淨化成「真我」就是最圓滿終極的解脫,神通是不能獲得解脫的。


 

◎ 12-11  當你心起了動念「祂」才存在

  第四章講 kaivalya ,它的意思是「獨」、「一」、「單」,就是一,也就是佛教說「parā」的境界,達到彼岸、究竟圓滿。 4-1 ,他說達某種成就,可經由天生、藥物、梵咒、苦行及修定等。從二到四節是講生命的演化,中國哲學是用陰陽五行來瞭解,而瑜伽哲學的概念是以純意識和造化勢能來說明。不管是至上意識或造化勢能,這些名相是誰創造的?是我們創造的,純意識和造化勢能根本就不存在,是為了要瞭解這混沌的世界,我們給祂取名清、濁、陰、陽、上帝、覺、佛、純意識、造化勢能等名詞,這些全部都是人創造的。當你心起了動念祂才存在,如你不動念,祂是不存在,所以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 12-12   沒有眾生,那有佛

  禪宗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有人問:「大師,你什麼時候修證成佛?」大師回答:「當你變成眾生時,我才叫作佛。」如果沒有眾生,那有佛?在絕對之境裡是沒有對待的關係。所以本來沒有的東西,我們把它創造出,然後再修掉就是解脫,這真是很有趣,哈哈。

 


◎ 12-13  純意識是代表不從事作為的見證者

  把本來沒有的,你創造出概念,把這個本源稱名為純意識,純意識是見證意識,誰在作用即名「造化勢能」,純意識的概念是代表不從事作為的見證者,而造化勢能是對純意識起作用者,關於造化勢能在中國哲學是以陰陽來代表,而在瑜伽哲學是以悅性、變性及惰性三種力量來代表。悅性的力量透過宇宙造化勢能的主導,如來真性演化成我覺(mahat),而後大宇宙的變性力量對我覺起作用產生我執(aham),然後大宇宙的惰性力量再對我執起作用產生心靈質(citta)。


 

◎ 12-14  何謂「物因」、「動因」、「連繫力」

  我們對三個哲學名詞:(一)物因、 (二) 動因、(三)連繫力來做說明。什麼叫物因?純意識是物因,也就是提供創造所需的一切材料。物因在佛教就稱為「空性」,創造萬物的材料從空來,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能生萬有。那什是動因?動因是以純意識為主,以造化勢能為輔,所以主宰者是純意識,而造化勢能是依祂的意願做,所以造化勢能是輔因。而連繫力指的是強弱度,要成為怎麼樣、以及成形的狀況。

帕坦佳利引用印度一個物種演化的例子:農夫在田裡灌溉系統中,利用水自然往下流的原理,在渠道中設水閘,只要水閘打開,水就自然流向田畝裡。這是說明造化勢能是一個法則,萬事萬物依循其法則在作用,藉此法則順其自然之性,推動萬物,生命和心靈的演化。這就是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12-15  在因緣果報成熟時就會顯現該有的行為

  4-5心靈是單一的,但可生起無數不同的效用。4-7、4-8、4-9講人類的行為,帕坦佳利把一般人的行動分成白、黑及灰種,白代表善,黑代表惡,灰代表白與黑的混合,也就是有好有壞。不管是白、黑或灰的行為都是相對的,既是相對,就會有潛伏的業識,在因緣果報成熟時就會顯現。


 

◎ 12-16  沒有「我」就沒有對待,就沒有業力等待承受

  那麼行業要如何讓它解脫?4-6祂說由禪那所生的一切不受業識影響。當你從事一切的行為中沒有我,因為你在禪那,在禪那裡是沒有我只有祂(至上意識),在沒有我只有祂的情況,是誰在承受因果?是祂(至上意識)。基督教說:把一切榮耀都歸於主。佛教說:「阿彌陀佛,一切皈依阿彌陀佛。」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天慈悲。當你把我放下,念念一切都是祂,你就沒有反作用力,因為「我」沒有了,沒有「我」就沒有對待,什麼時候會沒有「我」?就是你每一個念都是祂,每一個心念都是祂(至上意識),此時就是在禪那中。如果你每一心念都是在禪那裡,你雖然有行為,卻沒有對待,你只要沒有對待,就沒有反作用力,沒有反作用力,就沒有業力等待承受。


 

 12-17  「業力」把變形的心靈變回本來的我

  在禪那裡心不起作用,心不起作用,那怎去承受因果?所以日常生活中做一切事,都是神閒氣定。在禪那裡是「我(真我)」在就叫禪。禪就是「單」、「神」,唯一真神,真我即是。

4-9到4-14都是如果你不在禪那裡,你所做的一切都在因果中,你逃得了這一世,你逃不了下一世。靈修者是要面對你的業力!我們為什麼要懼怕因果呢?「業力」只是變形的心靈的反作用力。這有什麼不好?我的心靈本來是清淨的,我做了一些行為心靈變形了,「業力」把變形的心靈變回本來的我,所以應該是享受業力的燃燒。4-14事物的真實狀態都是依照造化勢能一致的因果變化法則。接著要講的是心靈,這是唯識的概念。心靈之覺知,一種是透過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對外境覺知,另一種是心靈直接覺知;心靈可以有不同層次的覺知,但是心靈只有一個心靈。


 

◎ 12-18  目證者和被目證者 -- 覺知的過程

  接下來講整個覺知的過程。para是目證者,apara是被目證者,這是瑜伽和唯識學上的認知原理。假設有一枝筆,眼睛看到一枝筆,筆是被目證者(apara,又譯為相分),眼睛是目證者(para,又譯為見分)。當眼睛的視網膜呈現這枝筆的形相是被視神經所見,眼睛的視網膜內原來的目證者就變成被目證者,而視神經成目證者,並轉成那枝筆,而被心靈的最外層(心靈質citta)所見;此刻,心靈質是目證者,而原目證的視神經轉為被心靈質所目證的被目證者,心靈的中層(我執aham),又會目證已轉成那枝筆的心靈質,而成為目證者…,最後真我如如不動地目證著變形成筆的心靈最內層 ─ 我覺(mahat)。在佛教的唯識學,目證的觀念分為相分、見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


 

◎ 12-19  心靈的變化永遠被真我所知

  4-23帕坦佳利說心靈受目證者和所目證之物著色而瞭解一切。4-18心之主的真我(purusa)是永不變易的,所以心靈的變化永遠被真我所知。4-22認知意識(citeh,真我)是不變易的,心靈擷取其所反映的認知意識並成為那個認知意識。我們活在世間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這就是佛教說的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十八界就是大家說的十八層地獄,這些都是心靈的世界。


 

◎ 12-20  心靈的目的就是要與真我結合為一

  帕坦佳利在4-24說即使心中留有各種數不盡的印象與願望,但心靈還有其他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要與真我結合為一。

4-26他說的是心靈趣向明辨者(viveka),這就是導向解脫(絕對之境)。在瑜伽的萬物循環理論裡,創造的過程稱為離心作用(離開至上核心)或無明作用(
avidyāmāya),回歸的過程稱向心作用(朝向至上核心)或明的作用(vidyāmāyā)。此節說朝向以辨智(viveka)即是朝向「明」(vidyā)的作用,亦即朝著未創造之前的解脫狀態前進。

帕坦佳利在此用kaivalya(絕對、究竟)來代表解脫。佛教的「心經」用pa’ramita’形容究竟之境,pa’ramita’的字義是到絕對之境,此境是超越對待的,一般譯為到彼岸。


 

◎ 12-21  法雲空 -- 獲致最高的成果依然不動心

 

 

4-29 即使獲致最高的成果依然不動心,長住明辨智,謂之法雲空(dnidharmameghaḥ samādhi),印度哲學思想認為正性之德,如雲雨傾注而下,洗刷一切偏見、欲望、不淨、負面情緒,就是法雲定的現象。依阿南達瑪迦上師─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的詮釋:「靈修者在此法雲定中,感覺至上意識(上帝)在內心深處並充塞整個宇宙,由於在心輪附近創造出深厚的一片法雲,往往使得靈修者不支倒地。」華嚴經中,法雲地是十地菩薩的境界。

 

 

◎ 12-22  本來就沒有真實創造,那來解脫

  你的惑與行業都消失不見,這有二種說法,一是說,燃燒盡所有業力;一是說,本來就沒有業,如一燈入千年暗室,不需再經由千年,暗室即可瞬間光明,本來就沒有真實創造,那來解脫,全是戲論。解脫就是生命沒有再創造,就是一般說的不再輪迴。
宇宙在尚未創造之前,有悅性、變性及惰性三種力量不斷在變,悅性變為變性,變性變為惰性,惰性再轉化成變性,變性再轉化成悅性。這在說明宇宙是恆動的,所以什麼叫解脫?就是無明消失了,創造就終止,這就是解脫,這是理論上的解脫。


 

◎ 12-23  修煉瑜伽的目的就是要達到天人合一

  當純意識還歸「空性」,造化勢能的三種力量不再起變化、不再作用,稱之為解脫。真我(ātma)是由純意識和造化勢能所組成,回歸真我,就必須讓純意識和造化勢能都回歸其本源。瑜伽的意義是天人合一,修煉瑜伽的目的就是要達到天人合一。在「瑜伽經」的最後一節,帕坦佳利談到所有的創造都回歸其本源,純意識和造化勢能都回歸本源─至上本體(道)。人也是創造物之一,所以人也要回歸其本源─自性真如(ātma),自性真如再回歸到至上本體(道、大我)。回歸不等於死亡回歸不等於毀滅消失,你我、山河大地依然存在,宇宙也仍持續運行。


 

◎ 12-24  生滅都只是幻象

  回歸有幾層不同的意義:

回歸代表每一個生靈和大宇宙都循著至上真理,宇宙法則在運行,也就是心不離道。就個體而言,就是自性作用。

回歸的另一個意思是代表個體生靈已超出輪迴,融入其本源一道,究竟涅槃。

就整個大宇宙而言,僅存著理論上的回歸,也就是從無到有,即無明(
avidyā)的創造開始,再從有到無,即經由明(vidyā)的回歸本源。這一切的創造和回歸毀滅或消失都只是相對世界所顯現的象,從絕對的實相看,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存在,也就是這些生滅都只是幻象(māyā)。

 


◎ 12-25  虔誠是修煉瑜伽最直接的捷報

  虔誠是修煉瑜伽最直接的捷報,只要時時刻刻冥想om之義(永恆的真理、上帝、道、佛),以虔誠之心來持念om,久而久之你就會融入om的世界,融入真理、融入瑜伽的世界。虔誠是沒有二元性的存在。


 

◎ 12-26  我解脫了是否還要來輪迴嗎?

  很多人都有一個問題:「我解脫了是否還要來輪迴?」我們先以世俗的角度來說明,夫妻吵架,互相水火不容,兩人澈底分手了,先生和太太都認為終於解脫了。解脫之後,兩人再重逢是可以重新合好,因為現在己經不是原來的你和我。以出世間的說法,如果你真的已修到解脫了,我已經不存在,那麼再來誕生的已經不是原來的你,解脫就是你已融入了本體。再來轉世輪迴已經是更新的你,大宇宙和至上本體仍然繼續投射。如果我回到世間輪迴我,可以是一個解脫的人,輪迴不代表沒解脫,解脫及誰來輪迴跟祂無關。因為是祂(至上本體)的一部分來輪迴,對解脫者來說,他吃飯、睡覺都不在輪迴中,解脫不在於轉不轉世,做不做事,解脫者做什事都是解脫,沒有解脫的人,即使一天到晚靜坐,還是沒有解脫。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和道、和至上本體合一。

讓我們再一次冥想著至上,經由至上再冥想著聖者帕坦佳利,並向祂致頂禮。


 

勝王瑜伽經系列講座至此暫時告一個段落,歡迎你將此部落格的內容轉知給你覺得有緣的人。除了部落格外,筆者也出版了實體書。請參閱本部落格對勝王瑜伽經的介紹,網址如下http://minibaba.pixnet.net/blog/post/599152 感謝你的推廣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