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顯峯老師主答 葉靜華,余蒨如及多位志工共同整理


1.  
問: 我已靜坐好幾年,是不是該有更多的修證成果?
答: 你修得愈多,應該是放下愈多,而非得到更多。你自認為修了這麼多年,上師是否該給點恩典,但上師反而認為,你已修了這麼多年,是否應該給你一點考驗。有位漁夫捕魚總是第一名,可是他的三個小孩捕魚總是輸人家,他向村人抱怨:「我這麼認真教我的孩子,他們還是沒法像我這麼厲害。」村人問他是如何教小孩的,漁夫說他都是從頭跟到尾,詳細地指導。村人終於明白了,漁夫給小孩的只有教育,卻沒有教訓。「你一直從頭跟到尾,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教訓呢?」一個人沒有得到教訓,很難成長。

  

   

2.  
問: 這一陣子,我整個人怪怪的,連講話也不太正常。我的工作是必須一直講話的,我的個性比較直,雖然盡量節制,但有時候該講的話我還是會講出來。這禮拜,有一些話我急著講出來,講著講著就突然頓住,在我旁邊的人都覺得很奇怪,怎麼會這樣子。
我的飲食習慣改變了,平常很少吃的東西,一直想要去吃,但是這些東西明明是我以前不想吃的。現在,我竟然很會吃麻油,麻油本來是用來煎炒食物的,我竟然想要喝。我什麼東西都用麻油炒,青菜也用麻油炒。我先生說:「你最近為什麼什麼東西都用麻油炒?」我說:「好吃啊!」除了麻油,還有薑和中藥類的東西,包括黃耆、枸杞、紅棗。我本身吃素,我媽媽怕我身體不好,準備很多中藥,希望我用來熬煮,當水喝,可是我一向不喜歡。但是在這段時間裡,我居然可以喝很多,也很喜歡,那些東西都是我本來不吃的。
我本來一直都在靜坐,現在一坐就坐一到兩個鐘頭。我眼睛一閉上,很靜的時候,我會看到山,看到海,濛濛的,太陽會升出來。我若很用心去看它,它就不見了。當我不自覺的時候,它又跑出來。而且跑出來很多東西,我甚至還看到和尚。但影像整個是灰色的,非常清楚,有山、有海、有太陽。
我以前本來就很雞婆,但還不至於那麼雞婆。最近開車的時候,看到大熱天很多人在樹底下吃飯,感到心裡好酸,好像我自己坐在那裡吃飯一樣,酸到心裡難過,車子開過去又back(倒車)回去,買飲料,然後拿給他們喝。還有,我看到人,會莫名其妙地想要跟他們分享好東西,簡直連心都好想給他們。好像有人在呼喚,叫我要這麼做,甚至我本來不好意思做,走過去,等一下又back(倒退)回來。我的腦袋鈍鈍的,以前看待事情吹毛求疵,總覺得這樣子做是不可以的,是不對的,不夠完美的。現在反應沒有那麼快,也沒有看得那麼仔細,不像以前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我總覺得我的裡面住了一個什麼人,那個聲音很明顯,有時候我一直懷疑自己的腦袋是不是怪怪的,我不曉得怎麼辦?有一個聲音很強烈,每當我要開始叨唸了,那個聲音就說:「不要唸了,不需要唸,不可以這樣子。」而且那個聲音非常強。我要發脾氣的時侯,原本眼睛已經瞪大了,突然間馬上就又收回來了。
答: 謝謝你,一開始上課的時候,你說你沒有問題。你坐在第一排,這樣的問題,居然還說你沒有問題,下一次靜坐,你就要看到太空了!哈哈。你要把你的反應講出來,我幫你解答,因為這對其他人也會有幫助。

修行的典型有很多種,你是一個最典型的修行人。修行人往往修到不成人形,沒有人性。自從你開始走入靈修以來,你用了很多你認為對的方式在處理人事,其中帶了幾分固執,但是你又很用心地去改變你的習性跟個性,去否定你身體跟心理的需要。現在你開始練自發功了,練了之後就出現兩個現象:第一個,它讓你原來的習氣和個性表現出來,這對很多人都適用,只是你比較明顯。這幾年來,你的很多習氣和個性都被你壓制了,已經壓到你不覺得那是你曾經有過的,或者是你曾經存在的,壓到你認為那些都不是你。第二個,你原來自己身體與心理的需要,也被你的靈修概念壓制,被否定了。你覺得你不應該滿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因為你從開始靈修,就是用知識在修,修出來的是一個外在的形,而不是智慧的形。


你現在在練自發功,真正的你慢慢被開發出來。真正的你被開發出來之後,第一個,你的情緒會很自然的去疏洩,你的情緒會表現得比較自然。第二個,你的內在智慧開發了,它會讓你知道怎麼樣做才是正確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飲食。你還記不記得?你第一次來上課,我就跟你講,你的飲食要怎麼改,我告訴你,你炒菜時,需要把麻油加熱,加薑,還要加黃耆、枸杞。你現在不就是這樣吃嗎?

你的個性帶著幾分的固執,帶著你所謂的理想,用你的知識在修,可是那卻不是你身體真正需要的。現在你練自發功,開發出來之後,你現在吃的這些食物是你真正需要的,你不只是要吃麻油,而且還要加熱,還要再加薑,再加黃耆、紅棗、枸杞。這些真的對你最適合。

我現在講的,不是只有對她講喔!因為我看過太多太多的所謂修行者,都違背了人性,修到不成人形,修到失去人性。很多修行老師用知識在教,學生也是用知識在學,教課的老師沒有足夠的智慧,無法指導學生應該怎麼修、怎麼練、怎麼吃,只是抓著一帖處方,叫作「生機飲食」,教導所有的人都必須跟著做,這是不對的。

即使我們在教育小孩子時,也不應該這樣教育。比如說,我們希望小孩子要很乖,要按照規範,我們不准小孩子很隨便,是不是?那麼我們的小孩子表面上中規中矩,內在卻都扭曲了。我們的人性被扭曲,就是因為社會上一直缺乏很好的老師、很好的社會導師,能夠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人生應該有的道理,這個道理應該是隨著人而改變。我們該怎麼正確地吃、該怎麼抒發情緒、人與人之間該怎麼樣去相處,都沒有人教我們。

你已經修出了那樣的外形,現在必須要回到內在,找到真正適合你的。你本身有很多的美感,但是被你壓抑了。你告訴自己:「我在修行,所以,我就必須這個不能碰,那個也不能碰;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我只能做修行人可以做的。」這樣的想法實在很扭曲,一個人該活出怎麼樣的生命,一個人該有什麼樣的生活與教育,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可是我們今天的教育,包括修行老師給出的教育,都是同一套,結果修出來的就是扭曲的樣子。這樣的生命,它的價值是沒有辦法展現出來的。

那個內在聲音其實就是你的智慧。你的內在不是沒有智慧,可是你卻守著規矩和戒律,其實你的背後有個妙智慧,祂會帶引你的。

  

   

3.  
問: 到底要怎麼吃才是對自己身體最好的?有時我們吃東西會受到情緒影響,會找一些自己想要吃的東西,或是受慣性的影響,會吃自己習慣的東西,可是不一定對自己的身體最好。請問老師,要怎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食物?
答: 謝謝你,你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這應該分兩個階段來講,大家都以為自然療法是教我們知道要怎麼吃,吃哪些是對的,其實這沒有達到究竟。自然療法是要教你自己知道怎麼吃,而你知道你要怎麼吃,這通常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修證出來的。修證出來之後,你光是看到食物就知道適不適合你。其實這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你必須細膩到對顏色的反應、對形狀的反應、對味道的反應,都能夠很清楚地覺知,而且覺知到自己內在的變化,這不是教出來的。 中醫師常說,某某食物太酸了,你要吃一點甜的,太甜了,你要吃一點酸的。大家也知道,甜的吃太多了會想吃一點酸的,酸的吃得很不舒服了就會想吃一點甘的,其實唯有你自己夠細膩了,才知道該如何吃,但你要細膩到完全知道並不容易,雖然可以學習,卻不容易。

另外,我們受不同的情緒影響會吃不同的食物,這是對的。食物有屬性,它會support(支持)你的情緒。這很有趣,有時光是從人的相貌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喜歡吃飯還是吃麵、喜不喜歡吃辣椒,連喜歡怎樣調理食物都看得出來,因為食物和身心變化的關係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你還沒有辦法很清楚地覺知,那就結交善知識,善知識就是智者,或者說是比你更明白的人,他可以隨時告訴你,你應該怎麼做。但是這種人通常真的很難找,能夠稍微了解一點的已經不錯了,講世俗一點就是,找對醫師,醫師會指引你。如果再不行要怎麼辦?就是看書、上課,了解多少就去做多少。我個人的建議是多管齊下,結交益友、學習怎麼吃以及修證,修證其實是最直接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醫師。

幾個月前日本有一本書很暢銷,那本書的作者是位醫師,他做了很多年的實驗,他說,人類的疾病有85%以上是不用看醫生就會好的,因為人的本能會自我療癒。所以有機會的話要學習知識,還要多結交益友或多參加好的課程,如果你有好的善知識,他可以很快速地告訴你,你的身心變化和你的情緒,還有你現在走在什麼狀況,應該怎麼改。當然,如果你結交的是會紫微斗數的人,他會告訴你現在走到哪一宮,對宮是什麼,左右邊是什麼,三方四正又是什麼。這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有這樣的人,他就可以幫助你。當然更實際的就是實證,實際去修證,你就會明白。我現在告訴你你該怎麼吃,到了下一階段你該吃的食物可能又改變了,只要你的念一轉變,該吃的食物就跟著變了。

這一點非常細膩,大家比較容易明白的是擲筊。比方說,你很喜歡某人,請老天讓你和這個人結婚,或者你很喜歡某份工作、想要去留學、想做某件事,你就一直求,希望得到聖筊,結果筊擲出來就會和你的想法很接近。但是如果在此同時,你突然聽到別人說:「你這個笨瓜,你不知道那個人已經交了多少個異性朋友!」「那家公司已經快倒了!」「那個地方其實不像你想的那麼好!」這時,筊擲下去會不會改變?會的,前一秒和後一秒的答案會不一樣,筊其實就是你無形的波動,你的念和相關人員的念在每一個時間和空間裡面一直在變,那就叫作「機」。「機」會隨人、事、時、空、物而轉變,食物其實也是一樣的,你的心念和情感都會改變食物的屬性,真的是如此,波動真的會改變。我只能簡單講個大概,你慢慢修證,以後你的修證和你的心念會告訴你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