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邱顯峯 老師 整理:戴歸真、陳積善、余蒨如、葉靜華

 

◎ 6-1  要達到上帝的國度,必須要經過七寶蓮台

  帕坦佳利說:「你要從事靈修,就是要開發出明辨的智慧,如果你要達到解脫,或者消除無明,需經由不斷覺知、明辨,獲得般若(prajñā )的七個境地。這七個境地各家各派的說法大同小異,所指的都是我們這七個脈輪的生命能量和智慧。 德蕾莎修女也曾說過說:「要達到上帝的國度,必須要經過七寶蓮台。」

接著,帕坦佳利說,透過瑜伽八部功法,可以消除不純淨,並導引出智慧之光。


 

◎ 6-2  瑜伽八部功法 (aṣṭāṅga yoga )

  帕坦佳利是首位將瑜伽修煉歸納為八種次第功法的人,瑜伽八部功法(aṣṭāṅga yoga)就是:
   
 
一、 持戒 (Yama)
二、 精進 (Niyama)
三、 體位法 (Āsana)
四、 生命能控制法 (Prāṇāyāma)
五、 感官回收 (Pratyāhāra)
六、 心靈集中 (Dhāraṇā)
七、 禪那 (Dhyāna)
八、 三摩地 (Samādhi)
   
  瑜伽八部功法給了我們瑜伽一個整體的概念及實修的方法。


 

◎ 6-3  瑜伽八部功法的另一種釋意

  持戒又譯為控制,什麼是「控制」?就是避免犯錯。而精進又譯為內在的控制,是內在行為的控制。八部中的第三部分是體位法,又譯為調身。第四是生命能控制法,又譯為呼吸控制法或調息,我比較習慣說是生命能控制,因為生命能的控制比呼吸控制來得廣,而它(prāṇa)的字義是生命能,不是呼吸,所以用生命能的控制是比較完整的說法。

第五,感官回收,又譯為感官收攝、攝心、制感。第六心靈集中,又譯為集中、專注、支持、住念。第七禪那,又譯為靜慮、冥想、禪定、入定。第八三摩地,又譯為定境、三昧。


 

 6-4   持戒和精進的重要

 

持戒和精進是身心靈修持的基本準備功夫,但是卻涵蓋了後面全部的架構。持戒和精進就像一個人的脊椎、龍骨,沒有了龍骨就不能活了。再來是氣的鍛鍊,而後就是感官和心靈的修煉,最後就是導向靈性的修煉。

大家都經常忽略持戒和精進的基本功夫,以致於影響以後的修持,很難修上去。其實,初學時老師會教功法,進階時會教較精細的技巧,而大師只是告訴你精神,告訴你最重要的概念。

瑜伽的功法要登峰造極,已經不是技術而是心法,靠的是你要能跟功法背後的精神合一,那麼演變出來的技巧和花招就可以連綿不斷。因為大家都把重點放在技巧和功法上,才會有人出一本書「瑜伽上師最後的十堂課」,整本書都在講最基本的內容 ─ 持戒和精進。等到你修到最高,才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這兩項基本功課。


 

6-5   持戒的五個要項

  持戒有五項:
 
一、 不傷害 (Ahiṃsā)
二、 不悖誠信 (Satya)
三、 不偷竊 (Asteya)
四、 心不離道 (Brahmacarya)
五、 不役於物 (Aparigraha)


 

◎ 6-6  精進的五個要項

  精進也有五項:
 
一、 潔淨 (Śauca)
二、 知足 (Saṃtoṣa)
三、 刻苦行 (Tapa )
四、 研讀聖典 (Svādhyāya)
五、 安住於至上 (Īśvara praṇidhāna)


 

◎ 6-7  持戒 一 -- 不傷害

  持戒的第一項:不傷害,是不以言語、行動、思想去傷害人及物,正確意思是你不要去傷害所有的生命,但是你如果為了維持自己生命最基本的需求,則並不違反這一項戒律。如果我們把不傷害翻譯成不殺生,或非暴力,並不是很恰當。因為我們生命的存在隱含著不斷的生滅,大動物靠小動物,小動物靠昆蟲,昆蟲靠更微小的生命,微小的生命靠細菌,細菌靠病毒,病毒再回過來吃最大的,所以大吃小、小吃大,這是一個生命的循環,生命本來是一個生滅,如果不殺生,很難活下去,你的細胞也都是不斷生滅。也就是說,生命是不斷的生滅,沒有生滅,生命沒有辦法持續,所以重點不是在不殺生,而是在不傷害,傷害是指他不該命終時,你去結束他的生命;他不需要受到你如刀的語言刺傷,你的嘴巴像利劍刺傷了他。所以,不傷害是指不要以思想、言語、行動去傷害任何生命,可是為了維持你的生存,去吃植物或者悅性食物,並沒有違反不傷害。

另外,如果小孩不乖,如果社會上有人作奸犯科,你要不要去制止他們?要嘛,對不對?如果有人來侵占你的國家,你要不要去保衛?保衛的時候可不可能用到暴力?可能啊。這樣的情況沒有違反不傷害。


 

◎ 6-8  仁者無敵

  有的人修行修到最後說:「我不當兵。」「我不維持治安。」修行不只是為了自己,修行最主要的是從自己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從社會到國家、從國家到世界、從世界到宇宙,這才是真的修行。而為了家園、社會、國家、世界、宇宙,去維持秩序,幫助社會、國家進步,所付出的努力,在合法、合理、合情的範圍內,並不違反不傷害。當你的愛大於你給對方的矯正,那麼你所付出的努力和所產生的行為,如監禁、處罰等,並不違反不傷害。當某些細菌和病毒必須要消滅時,你也不會違反不傷害。

真正的慈悲心,不是懦弱無能,你讓別人欺負你,反而是讓他造業,當你做到不傷害,你會涵養出真正的慈悲。一個人想傷害你,他本身具有敵意,所以帕坦加利說,那些敵人在你面前,他的敵意會消失,也就是仁者無敵。


 

◎ 6-9  持戒 二 -- 不悖誠信

  持戒的第二項Satya,一般譯為不虧於心的誠信,或不悖誠信,一般世俗觀念叫作說實話,其實這些都沒有很完全地表達其真義。Satya的真意在於能夠完全合於真理、合於實際、合於誠信,所有的一切要真實地呈現。Satya不是只有說實話,它涵蓋的範圍更廣。

以說實話來講,說實話不一定是如實的告知,譬如,一個人無法接受某一件事情的事實,你卻告訴他;例如,一個人得了不治之症,可能只剩三個月,你如果很實際地告訴他,他可能只剩三個禮拜。誠信並不是傻乎乎地說實話,而是要以愛心、真心為出發點,以對方的可接受度來出發,以及為了社會更大的利益為出發點。拿捏的標準在於能不能合乎真理、以最適當的方式來表達。 不悖誠信不是知無不言,而是應該以愛心和真實來考量,什麼對他有利,什麼對社會和環境有利,這樣才不會修到透逗。

帕坦加利說:「你真正做到不悖誠信,就是信行信果。」你的行為和語言都會有力量,你不需要蓋章就有力量,甚至你不須說話就有力量。信行信果中,信行就是真實的行為、真實的力量,信果就是真實的呈現,怎麼樣就是會怎麼樣。候鳥從一個國家飛到另一個國家,不需要國家簽證,牠只需要大自然的簽證,也就是符合大自然的氣候、節氣。

如果你遇到一位修養很好的人,即使他不說話,你也會覺得自己身心都得定。這就是信行信果。反之,一個人講了一大堆話,可能你耳朵遮起來、眼睛也不想看,這就是不一樣的地方。


 

◎ 6-10  持戒 三 -- 不偷竊

  接著看不偷竊Asteya,偷竊有行為上的和心理上的,以及佔有別人所擁有的權利,講得再深一點,當你擁有超過你所需要的也是偷竊。換句話說,偷竊沒有絕對的標準,如果要說有標準,就是你的標準。有人說:「我不過騙他一點點,也算偷竊嗎?」其實算的。有的人很精細,他發現自己生起一個念頭想要擁有,他就覺得是偷竊。以精細的層次來說,當你居住的房子很大,你卻沒有好好使用,這就是偷竊;衣櫃裡永遠少一件衣服、鞋櫃裡少一雙鞋子,這叫偷竊。

不偷竊真正意義在於能夠善用資源,你能夠善用資源就能獲得財富。我們常常羨慕別人:「那個人那麼好,可以到世界去旅遊。」「那個人那麼好,可以去上那麼多課。」「那個人那麼好,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我怎麼這麼苦命?什麼叫不偷竊,就是當你能夠認真地、用心於你的現在,你就能夠獲得珍寶。你不用羨慕人家可以旅行,你的周圍環境也不錯;你不用羨慕別人上的課,你現在上的課、看的書,只要你能用心,它就是珍寶;你不要在乎別人擁有多少朋友,你如果能用心在你身邊的人,這些人就是你的珍寶。


 

◎ 6-11  持戒 四 -- 心不離道

  我們再看Brahmacarya,這個字幾乎所有的人都譯成禁欲,但是Brahma是「道」的意思,carya是「行走」的意思,行走在正道上與禁欲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翻譯?在中國和西方都認為,你只要從事靈修,就跟禁欲畫上等號。其實不是,心不離道的意義比禁欲廣。禁欲本身是對抗,是二元,靈修是一元,所以正確的說法是心不離道,而不是禁欲。當你心不離道,你的心靈會提升、擴展,你會從物質面到氣的層面,氣的世界大於物質的世界,氣再往心靈,心靈的世界又比氣的世界大,經由你的提升和擴展,你原來的執著和欲望會淡化,而且轉為精細。所以目的不在壓抑,而是透過提升和擴展,你的欲望自然降低,念頭自然降低。我們講「心到無求品自高」,你的內心能真正提升,你不會想去壓制。

以靜坐為例,如果你真的坐進去,你不必去除煩惱。當你真的坐進去了,你連想要動煩惱的念或者想去除煩惱的念,都動不起來,因為心靈已經不起作用。同樣的,當你的心靈真正提升上來時,你根本不需要壓抑「欲」。欲是因為你需要才會出現,你的心靈只要一提升,欲就會淡化,轉為更精細。轉為更精細的念之後,它會轉產生對至上的愛。當你再擴展愛,就是心不離道,也就是視一切為道,能夠去愛所有萬物,不會是狹隘的。而且你能夠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有意義,這就叫心不離道。


 

◎ 6-12   禁欲是必須的嗎?

  但是從比較狹隘的觀點來看,就叫禁欲。其實禁欲既違反生理,也違反心理,只是過去修行者的概念,認為禁欲就會元氣大增,其實不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有家庭的人生活比較正常、不會自殺。很多禁欲者或單身,老化比較快,為什麼?這是跟生理、心理平衡與否有關。這才是生命的重點,而不是禁或不禁。

「食、色性也」,這是對的。每一個人對食物的渴求和對性欲的要求,是人生命中自然的現象。當你有這些需要的時候,你要去平衡與提升,而不是去壓抑。Brahmacarya正確的意思是,你如果能心合於道,才叫修行,合於道,生命能量才會轉化,這才是正道。心不離道,你就會擁有宇宙無窮無盡的力量。

那麼是不是叫我們要縱欲?不是的,而是要我們去調整。如果你正常吃三餐和睡覺,你會覺得自己在縱欲嗎?不會,因為那是生命的需求。


 

◎ 6-13  持戒 五 -- 不役於物

  第五項是不役於物Aparigraha。Aparigraha常常要和精進當中的知足(Saṃtoṣa)一起解釋。不役於物是說,你不被所有不是你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綁住,役是驅使,不被這些驅使,叫不役於物。反之,維繫生活和存在所必須的吃、住、衣服、交通工具和醫療,就不算役於物。知足的梵文中toṣa是「足」,saṃ 是「適當的」,所以有時譯成「適足」。知足不是說你什麼都不努力、什麼都不做,你應該滿足生活所必須的、維持生命的存在,這是你的責任,同時也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品質、引導心靈導向更高的靈性追求,這些都不違反不役於物,也不算不知足。


 

◎ 6-14  不役於物,你就能夠了知前生

  如果你跟你所愛的人或者意念相投的人坐在一起,你慢慢會發覺你和他的呼吸會同步,如果你跟敵對的人或談判的人坐在一起,你會發覺很難同步。當你的心靈能精細到融入這宇宙循環的時候,你的生命就是一種擴展,擴展到後來,你的心靈也與萬物的心靈合一。當你深入到、了解到、融入到每一個being,每一個個體的時候,你就是至上。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足」。

帕坦加利講:「不役於物,你就能夠了知前生。」你若是役於物,若是有什麼樣的執著,你就會生死輪迴。如果你能不役於物,你就知道你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又要回到那裡去。帕坦加利說:「能夠知足,你才能獲得喜悅。」當你與至上合一,才叫滿足,才叫合一,才叫喜悅。

修行如果沒有正確觀念,你會誤了一生也害了社會。如果你擁有大筆財產、卓越的才能或智慧,只要不是你欲求來的,而是你本自擁有的,這並不違反不役於物和知足。不役於物和知足最重要的不在於有沒有,而在於執著或不執著。不役於物和知足是在於你能善用你的資源、才華、智慧。

心不離道是對主體的追求,不役於物是避免客體的干擾。一個人能夠和宇宙的心靈同呼吸、與萬物的心靈同交流,他融入每一個個體裡,這就叫「富」;一個人無法和生命交流叫作「貧」;一個人即使官位再高,他接受賄賂,或受各種誘惑,別人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他不叫做「貴」,貴是自己為自己的主人,不為任可色聲香味觸所左右、不被環境所影響。反之,你會被別人所左右,那就是「賤」,那麼就會流落生死輪迴。


 

◎ 6-15  精進 一 -- 潔淨

  現在進入精進的部分。Śauca潔淨,潔淨分身體的、環境的和心裡的。身體的潔淨就是外在洗乾淨、衣服穿乾淨。身體內部的潔淨,一個透過飲食,一個透過斷食,還有呼吸和瑜伽體位法,這些都能幫助你內在潔淨。

心靈的潔淨要靠多親近有德者、多親近經典,心裡多想著永恆與無限的道,不受一切外在影響,你就會得到潔淨。一般人講潔淨,認為不要有不好的念頭就是,但是可以積極點,當所有不好的環境不會干擾、影響你,這才是真正的純淨。所以潔淨又叫「感官收攝」。潔淨可以讓我們的運動器官、感覺器官專一或更好地控制。身心純淨,比較適合靈修。


 

◎ 6-16  精進 二 -- 知足

  如果你一味滿足感官的需求,讓你自己和整個生命不斷粗鈍化,粗鈍化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足」。真正的知足是透過你的靈修,生命愈來愈提升,愈來愈提升,你對整個生命的感覺愈來愈靈敏,你對萬物生命的交流愈來愈深入,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足」。所以真正的「知足」是你獲得解脫,與至上合一。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爽就是麻痺掉。你整個心靈往物質界去強調,愈去強調,你愈離開本來的真。相反的,你如果愈修愈精細,你即使喝水,也會覺得好甜。這是因為你對生命的感覺愈來愈靈敏。


 

◎ 6-17  精進 三 -- 刻苦行 ( 服務 )

  接下來看Tapa ,這個字是「熱」、「火」的意思,又代表太陽,在這裡代表苦行。我們提過,苦行非道,不是折磨就可得到福報,苦行的真正目的是在於讓你能夠好好地控制運動器官、感覺器官,不要讓你成為這些器官的奴隸。苦行在幫助你的身體得到淨化、專一和控制。更擴展的解釋,能夠去服務社會大眾,為眾生的福祉、為社會的福祉而承擔一切,才叫苦行。所以Tapa的引伸意義是「服務」。


 

6-18  精進 四 -- 研讀聖典

  第四項Svādhyāya研讀聖典,我們提過,最大、最重要、最寶貴的經典在你的自性裡,不在外在任何一部經典。譬如你今天看某一部經,看某一本書,你可以與經或書的作者相印,與他的心靈溝通,但這只是表層的,真正研讀經典是深入聖者的心,聖者的心通於天心,以內在的自性跟天心合一,這就叫研讀經文。所以研讀經文是由內收視返聽,不是外在的。如果要講外在,研讀經文不限於看經典,也可以上網查資料、參加讀書會、研討會都是。經典不只在書,更廣義的來講,就是「結交善知識」。何謂善知識?就是與真理合一的人。友直友諒友多聞,或者修養很好、智慧很高的人,多結交這種朋友。為何每個宗教都這麼講,目的就是強調要以真理為依歸。

結交一位已解脫者與閱讀經典,那一個重要?答案是親近有德者而不是書。經典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個解脫者的智慧和能量,你只要接近他、看到他、想到他,你的生命能量都會整個被他調整。因此,親近有德者遠比看經文來得重要。


 

6-19  精進 五 -- 安住於至上

  第五項Īśvara praṇidhāna安住於至上,Īśvara是至上、道、佛、光、上帝,praṇidhāna是安住,安住於至上的意思是你的每一個心念不斷地導向於祂,把心住在「我就是上帝」,以這樣的概念你就能得到三摩地,而且是最高的三摩地,這也是瑜伽眠的最高心法,在睡覺中依然能夠持續地修行,方法就是每一個念都導向於祂。

譬如你在靜坐,電話鈴響了,你很不高興,生氣地去接電話。你接電話時如果改變心境,心想這是上帝打來的電話,感覺就不一樣了。如果你真的靜坐坐進去了,你就是上帝,如果這個概念持續存在,那麼難道這不是上帝打來的電話嗎?這就是安住於至上。

我們一般聽到的道理,在靜坐時想著:「我就是至上。」「我就是上帝。」這是對的,可是靜坐時你是上帝,一下了座上帝就不見了,這是不對的。下了座,每一個跟你講話的人,每一個打電話來的人,都是上帝,你吃的也是上帝,如此你的心念才能融入於你生活的每一個面,包括在做
Āsana時也一樣。你不僅是在做體位法時是Āsana,體位法做完就不叫Āsana了,你每天走路、看書、煮飯、跟別人講話,這些都叫Āsana


 

6-20  持戒與精進,何者為重

  我們現在來整體講一下持戒與精進。違反了戒,你會受到比較嚴厲的懲處;若精進沒有做,不一定會受到嚴厲懲處,但若做了會有加分的效果。精進會幫助你不斷往更好邁進,戒是你做了會對你有很大的傷害。你不去精進,你頂多不是那麼好,譬如,你不精進,沒有在早上五點起床靜坐,這不致於有大傷害,可是你犯了抽煙的戒,對你傷害比較大。


 

6-21  瑜伽體位法 (Āsana) -- 使脈輪得到淨化

  接著看Āsana,我們戲稱一般的瑜伽體位法是三二三四,再來一次,two more one more,做到後來都在做瑜伽操,而不是真正的瑜伽。Āsana這個字的意思是指位置、姿勢、體位。在瑜伽經,Āsana很清楚的定義為sthira和sukham,sthira是固定,sukham是快樂,引伸的意思是舒適。正確的瑜伽鍛練著重在骨頭、關節、肌肉,再上去是呼吸,再上是去心靈,再上去是對至上的觀想,但若是你只著重在外在肢體、骨架上運作,那麼你再怎麼練,都只是一團肉而已。真正的瑜伽體位法是配合呼吸,適當的姿勢,除了有助於肢體,還對腺體和脈輪起作用,透過緊張和鬆弛的作用,讓心緒得到控制、脈輪得到淨化。


 

6-22  每一個念都不離至上

  固定分幾個層面,肉體上的、姿勢上的每一點的固定;固定有心理上的,就是你的每一個念不離至上。所以帕坦加利說,你在做 Āsana時,要做至上觀想,觀想永恆無限,不是只有你在做體位法,你的一舉一行,每一動都是至上。你會想到你是在宇宙中做體位法,你是與萬物合一在做,有這樣融入無限的感覺。在動中有不動,在不動中有動,你的心、形、體與宇宙合一,那就是一個大的Āsana,在每個動作中都是融入的。

真正做體位法,配合呼吸,可以做到感官回收,做到集中,做到禪那,甚至做到三摩地。達到這樣的情況,你觀想到至上合一的時候,你才能超出二元性,因為不再存有你和萬物,而是只有一,不是二,不是三,沒有任何對待。

我們再講sukham快樂,人之所以不能快樂、緊張、焦慮,就是生命能量不平衡。透過瑜伽體位法鍛練,可以讓你的內分泌平衡。當你的內分泌平衡,張力消除,就是一種快樂、一種舒適。


 

6-23  呼吸控制法的鍛鍊 -- 最好能拜求一位明師

  Āsana是個基礎,當你把基礎鍛鍊好之後,就要鍛鍊呼吸控制法(Prāṇāyāma)。Prāṇa是生命能,有內外五種生命能,萬物皆具有生命能,ayāma是延展、延伸、延長和練習的意思,Prāṇāyāma代表,透過呼吸、透過生命能各式各樣的鍛練,讓你的生命能提升擴展、讓你的生命延展、擴展。Prāṇāyāma直譯為呼吸控制、生命能控制,是為了把身體的能量提升到氣的能量、從氣的能量提升到心靈的能量。

帕坦加利特別提過,呼吸的方法非常多,必須配合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譬如肺有疾病,呼吸要特別小心,否則會胸悶,還有集中點也不同。帕坦加利提到呼吸要配合你的心念、長短,最好拜求一位明師。正確的鍛鍊會有很好的效果,鍛鍊不正確的話則會很傷。外傷易醫,氣傷難治,心傷更困難,不同的層次要用更高的生命能量來平衡。


 

6-24  感官回收 -- 不要受你的感官左右和影響

  我們接著講Pratyāhāra感官回收,呼吸如果不定,心靈不容易定。為什麼要做感官回收?因為我們的心靈都要有標的物,沒有標的物心靈很難安定。其次,感官所覺知的並非實際,而且感官會耗散你的能量。感官直接講就是眼耳鼻舌身,以直接覺知外在做為你的「知道」,帕坦加利說這是覺知外在的形象,也就是唯識學所說的模倣外在的形象,感官覺知外在成為你。所以感官回收的主要用意是,不讓你的感官去模倣外在、接受外在的一切。感官回收的直接意思和內在意思是說,你不要受你的感官左右和影響,因為感官不是究竟。感官回收之後要導向更內在的我,叫集中,透過集中到禪那,到三摩地。


 

6-25  集中 -- 集中的專注點是會變的

  集中的意思,直接翻譯是「置心於一處」,把心靈專注於一處,這必須從外在的能量收攝到內在的心靈能量,從內在底層的生命能量往高層精細的生命能量,不斷地提升、提升再提升。集中的概念是不變的,但集中的標的是變的,譬如,運動時,集中在運動,接下來聽音樂、畫畫,集中的概念沒變,但目標變了,之後進入到更精細的靜坐,集中的念沒有改變,集中的專注點改變了。也就是從外在身體的專注,到呼吸的專注,到感官的專注,到心靈外層的專注,到潛意識的專注,到潛意識導向心靈的專注,這就叫「集中」。


 

6-26  禪那 -- 禪那的目標物是不變的

  禪那跟集中很類似,不同之處在於,禪那的目標物是不變的,是永恆無限的至上。集中和理念目標比較沒有關係,禪那和理念目標則非常有關係;禪那是一股心靈的不斷之流,集中是一種心靈的專注。專注的標的會改變,而禪那的標的是不變的。在禪那裡面好像進入光的隧道,可能是震動,可能是直線,可能是螺旋,會有一種無限擴展的延伸,一開始是「我融入」的感覺,最後是被它拉進去。它是一個主體,你無法控制地整個融進去。融進去有兩個現象,一個是很專注的現象,一個是消融掉,無限擴展。專注就是無限,無限就是專注,而它的果地就叫三摩地。


 

6-27  三摩地 -- 和唯一的光明本體合一

  三摩地是Sama+adhi,adhi是「最高或在…之上」的意思,最高的意思就是你的目標,是永恆無限的道,當你跟你的目標合一的時候,跟那唯一的光明本體合一,就叫三摩地。每一個層次的三摩地,代表較低層次的「放掉」,譬如你進入心靈的三摩地,你就放下對肉體的執著;你進入到靈性的三摩地,你對心靈的執著和作用就會放下。

三摩地不是靈修的目標,神通也不是靈修的目標,如果要說目標,那就是解脫,那就是天人合一。以上就是第二章,但帕坦加利為了進一步解釋神通,而神通主要靠的功夫是集中、禪那、三摩地,所以他把瑜伽八部功法的這三部就移到第三章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