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邱顯峯 老師 整理:戴歸真、陳積善、余蒨如、葉靜華

 

◎ 5-1  要達到三摩地需透過專一的鍛鍊

  帕坦加利對三摩地的詮釋:要達到三摩地,有各種的雜念以及伴隨著的各種障礙,所以要透過專一的鍛鍊。首先是基本道德的修持,另外是注視外在物體,再來是呼吸及感官訓練,而後是觀想慧光、喜悅、瀑布、海洋、聖境、心靈的創造物,再來觀想聖者的心靈,然後覺知我們的作夢。能覺知作夢,已經是能控制潛意識,再上去是冥想渴望的標的,就是永恆無限的本體,最後是冥想到尚未創造之初。

帕坦加利教導我們非常合乎邏輯的方式,即一步步心靈往上提升。


 

◎ 5-2  呼吸的控制是由外在修到裡面

  呼吸的控制是由外在修到裡面,我們會用不同的方法,基本的有天台宗著名名的六妙門:1.數息2隨息3止息4觀息5還息5靜息。這個練習需要半小時,但是真正的修煉要好幾世。

瑜伽的呼吸法有很多種,詳見筆者譯註的《哈達瑜伽經》。例如左右脈淨化的呼吸法(P
rāṇāyāma)及烏佳依住氣法(Ujjāyī),還有其他多種呼吸法。此外,佛教天台宗的六妙門及道家、藏密等的一些呼吸法,也可以幫助我們把瑜伽呼吸法做得很好。所謂好,就是能讓你融入。


 

◎ 5-3  從禪那到三摩地

  各宗各派都有教三摩地,佛教有四禪八定及九次第定,道家和藏密也各有其三摩地,而瑜伽所講的三摩地有「種子識三摩地」和「無種子識三摩地」。無種子識三摩地只有一種(無餘依三摩地),而有種子識三摩地(有餘依三摩地)分為有推理三摩缽底(Savitarkā Samāpatti)和無推理三摩缽底(Nirvicāra Samāpatti)以及有思三摩缽底(Savitarkā Samāpatti)和無思三摩缽底(Nirvicāra Samāpatti)。
如果你在靜坐時已深入了解了一些道理,心靈進入深層的禪定這就是有推理三摩缽底。當你的「念」已純淨,空性閃耀著光輝,稱為無推理三摩缽底。而有思和無思三摩缽底冥想的標的是已進入到佛性或和宇宙一體的世界。

我們修行從多元、二元一直修到一元,那時是絕對的存在,只有祂,忘了我,完全無我,徹底地融入至上本體,這就是一元性。

從禪那到三摩地,在禪那的境界中,像一道快速螺旋的光,一直地穿出去,一股強大的力量拉你穿透,無限地擴展,那時你無法動念,無法分別,直到三摩地後就和至上本體融成一體,像一滴水流進了宇宙大海洋。


 

 5-4   每一個脈輪都有三摩地

 

在由多元、二元,修煉進入一元時,你會感覺像晶瑩剔透的水晶,覺知一切。當「音」、「義」、「所知」揉合為一時,還存有識念,稱為有推理三摩缽底(Savitarka Samāpatti),當「念」已純淨,但這「念」還在太極的概念裡。而當你以較精細的概念為標的,那個就是太極的那一點,簡單的說,就是個體意識或宇宙創造之初,當你超越了個體意識,你就進入宇宙意識。當你以個體意識和宇宙意識為你的目標,而沒有任何分別,那就是融入。

最合乎邏輯和最容易明白的是,在中脈裡每一個脈輪都有三摩地,這不同次第的三摩地是很科學的。我們練瑜伽體位法,非常專心,達到禪那及融入的境界,就叫阿撒那三摩地(
Āsana Samādhi)。此外,練呼吸法、身印法和諦聽秘音也可以達到三摩地。

帕坦加利在第四章提到「法雲定」,法雲定是形容內心無限的喜悅,感覺至上意識(上帝)存在內心深處並充塞整個宇宙。在佛教「華嚴經」中,法雲地是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法雲定」、「法雲地」都是很高的三摩地。


 

5-5   開悟只在當下

  當我們進入到無思三摩缽底(Nirvicāra Samāpatti)的境地時,帕坦加利特別講般若(Prajṇā),Prajṇā有時翻譯為智慧,但是智慧很難形容它的意境,在瑜伽經裡要達到三摩地及解脫,最重要是體認般若,因為當進入無思三摩地時會開發出般若,這不是學習來的,而是本來你自己就具有的,這開發出的般若就有能力照見。

兩種修行方式:次第修,累世的業力,一層層消除、耗盡、燃燒(Ksaya);另一種是Pr
ajṇā 修,般若智現起時,照見業識為幻。我們用瞬間這個詞,但是瞬間並不十分正確,瞬間是剎那的概念,剎那是時間,但是般若(Prajṇā)是沒有時間的,它不需燃燒業力。在「華嚴經」入法界品提到:「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此即是說開悟只在當下。


 

◎ 5-6  業力存不存在

  請問業力存不存在,業識是你認為你有業力才存在,是你認為有我的存在,業力才存在,我如果都不存在,那業力存在嗎?所以般若(Prajṇā)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這概念在告訴我們,當你能夠不被我束縛,不被業力束縛,沒有這樣的概念,當下你的真如本體智就顯現。只要你精進地修行,慢慢你就會發現你的肉體是不真實的存在,更精細的說,你的念也是不真實的存在,當你的心靈不斷提升,你就會了解這不是真實的存在。

我們認為真實是因為我們入於我,而入於我產生了這個念,而這個念含有業。所以達到無思三摩缽底,再由開發出的般若智慧所生的慧觀來消除所有的業識,而獲得了無種子識三摩地(N
irbījaḥ Samādhi),雖名獲得,其實是沒有獲得的。清淨經說:「如此精進,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 5-7  三摩地只是「定」的境界,不等於解脫

  三摩地只是「定」的境界,不等於解脫,我們的目的是為解脫。大學講得非常好:「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你要修「定」,要先知「止」,止於那裡?當你盡到本份的責任,就是知止。知止的進一步是止於一。什麼是一?一代表的是真理,代表的是道。


 

◎ 5-8  修煉品 -- 自己真正地實證

  我們現在進入第二章「修煉品」(Sādhana Pāda)。Sādhana 是不斷持續努力地修持,在講解之前我們先說一些概念。當今的修持者很多人希望能速成,能當下就解脫,或者供養上師,希望上師能將修行的成就迴向給我,或者跟其他宗派的修行者比自己的上師是最高明的。但是,自己不修行就不會有成就,那上師的高明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修行是要自己去實踐的,你如果沒有真正地實證,永遠都是在說別人的東西。

「經」是自己,「經」是你自己,從你內在的自性所生叫做「經」,你讀誦「金剛經」那是佛陀說的經,不是你的經,你的經一定是由你自己的自性所生,那才是你真正的經。


 

◎ 5-9  印度靈修的主流概念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修煉品」,帕坦加利一開始就很扼要地說了修煉瑜伽最主要的三個部分:1.刻苦行(Tapa)2.研讀靈性經典(Svādhyāya)3.安住於至上(Īśvara praṇidhāna)。首先刻苦行是代表行動瑜伽(Karma Yoga),研讀聖典代表知識瑜伽(Jñāna Yoga),安住於至上代表虔誠瑜伽(Bhakti Yoga)。

這三項修煉方法是印度靈修的主流概念,行動瑜伽是說你做瑜伽體位法、斷食、各種淨化身心的法、勞動、工作,你所有的行為都是行動。過去譯為「苦行」,佛陀在喜瑪拉雅雪山修苦行,後來離開雪山的苦行生活後說:「苦行非道。」這就是,苦行不是修行的正途。苦行真正的意義不是為了折磨自己,而是為了身體、感官、運動器官的潔淨所做的鍛鍊。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正是苦行得真正意義。依阿南達瑪迦上師-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的開示:「凡是為眾生的利益,社會的福祉所付出的努力稱為苦行。」所以苦行的另一個意義為「服務」。當你的身心淨化,你的欲望減低,對身體也較不執著,不執著別人的身體及任何物質,你的苦行才是幫助你能開悟得到智慧。


 

◎ 5-10 「經」是用來印心,不是用來學習

  研讀靈性經典代表知識瑜伽,因為你不能只是行動,你必須要清楚明白地認知經典的心法和真義,以及聖者的心,這就叫研讀聖典。所以智者的話語代表著真理,這都叫「經」。研讀經典的重點是要你認識內在真實的你,我們每一個人自己都是「經」,研讀經典不是要你唸了很多「經」,研讀經文是要你見到你自己的自性。「經」是來印心,「經」不是用來學習。如果你從內在開悟,你跟每一個人、每一個動物、每一棵植物、每一顆石頭,都用真誠的心和他們印心,和他們交流,不就直接地通了?這都叫「經」。「經」的意義是你能幫助他當下可以明白的,可以引導人知道如何合乎宇宙之道的生活,最後能融入宇宙生命的本體,你是直接「以心印心」。佛教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他得了等於沒有得,因為沒有得所以也不會有負擔,一法不立,拈花微笑,得大自在。


 

◎ 5-11  虔誠就是無二念的融入

  帕坦佳利說:「研讀聖典可與所渴望的神祇相印交流。」也就是說,透過聖典的研讀,可通達聖者的心,與聖者的心靈交流,你的自性和聖者的自性合而為一。

虔誠是安住於至上,帕坦佳利說:「安住於至上是獲致三摩地成就最好的方法之一。」

行動瑜伽、知識瑜伽和虔誠瑜伽三者中,最重要的是在虔誠瑜伽,為什麼?你的行動、你的知識必須有心靈合一的感覺,缺乏了心靈的合一就不是虔誠,所以虔誠的感受,就是你的念都是他,你就是他。如果你靈修,早上起來想著上師,晚上睡覺也想著上師,完全臣服於上師,虔誠就是無二念的融入,你自然就成為你臣服的上師,你和他融為一體。這就是虔誠瑜伽。

知識和行動是二元性,只有虔誠是一元性。知識要研究來研究去,行動是跑過來跑過去,而虔誠直接消融於祂,直接與祂合一。


 

◎ 5-12   不只一個心叫做「惑」

  第二章談的是實修,因此在靈修的過程會遇到許多的障礙煩惱,你會發現自己的業力突然現起,出現一大堆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叫做「惑」(Kleśa ),也就是不只一個心叫做「惑」。帕坦佳利提出了無明、自我、貪戀、憎恨、貪生五種惑。

「無明」在佛教的說詞是第一因,因為它無解。基督教說是原罪,也是無解,基督教的說詞就是亞當夏娃被蛇引誘偷吃了蘋果,有了原罪,因此開始了傳宗接代。佛教說第一因,那麼有第一就會有第二,那就有因果,解脫不在因果,因此說一切是「緣」,「因緣生,因緣滅」、「緣起性空」,宇宙山河大地怎麼來的,說「一念無明」而來。


 

◎ 5-13  無明創造了宇宙萬物

  「無明」的梵文字是avidyā,無明創造了宇宙萬物,佛教及基督教都有宇宙創造,瑜伽經也講宇宙創造,這創造都是由「無明」而產生,無明不等同無知,無明是我不明白真理,我不知道什麼是實相。簡單來說,「無明」就是不知道什麼原因。

「無明」出現後會是「混沌」、「恍恍惚惚」、「若有若無」,而後會生出一個自我感,有「我」的概念出現,這個「我」認為的「念」出現,有我的覺知,產生「我」之後,就開始有貪念,之後就會有得失心,有了患得患失的心之後,這些痛苦的感受就會令人萌生憎惡與怨恨。有貪念就會進入到憎恨,當你有了這麼多念,什麼叫做「念」,念就是生,什麼是生命?生命是不斷的生滅,沒有生滅,生命就無法持續,所以生命是一種不斷之流,是一種生滅的現象,當一念起就叫「眾生」,什麼叫「死」?死就是一念執著。


 

◎ 5-14  對法的執著,也是解脫的障礙

  為什麼我們說人過世是被黑白無常抓走,什麼是黑白無常?就是我們的「念」,我們不斷的在善惡的念頭裡。瑜伽經說,黑的、白的和灰的行動都在因果業力裡,所以我們被誰抓走?是被自己抓走。所以眾生就是因為念起,有的佛教將「眾生」翻譯為「有情」。五祖傳法及衣缽後,對六祖說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世界有無量的各式各樣眾生,所代表的是無量的「念」,念有多少眾生就有多少。當有「無明」、「自我」、「貪戀」、「憎恨」之後,自然就會想要有一個生命的延續。

有一則故事:一位修行人已經修到快解脫的境地,只差最後臨門一腳。於是菩薩便點化他到深山做更精進的修行,他便到山上繼續地修,修到只剩一缽一碗。有一天出現一個瘋瘋癲癲的老頭子,跟他要水喝,他很有耐心地用碗接了水端給老人喝,沒想到這個老頭子沒有接好,竟然把碗給打破了。修行人心想:「算了,也不過是一只碗而已!」不但沒有生氣,又拿出僅存的一個缽倒水給老人喝,但這老頭子真不識相,手拿到了裝滿水的缽,一不小心又把缽給打破了。
修行人一看,氣得忍不住破口大罵:「我已經修到只剩一缽一碗,現在你都把我打破,請問,我怎麼修下去?」這時瘋癲老人化現為當初指引他的菩薩說:「我就是來幫助你解脫,所以才故意把你的缽碗都打破,叫你不用再留在世上修行了!沒想到你還執著在『我要修下去』的念頭!」這意思就是,即使是一個將成就的修行者,也會產生對他固有生命的執著,對法的執著,而這會形成一種生命細微的習性,這也是解脫的障礙。


 

◎ 5-15  回歸至精細本源,把所有惑都去除

  因為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此幻化的世界與生命視為真實,這是一種相當細微或本能的執著,所以,帕坦佳利才說,即使是聰明的知識份子也會有此貪生之念。貪生之後就有生死輪迴。所以要回歸至精細本源,把這些惑都去除。

這與佛教的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有一點類似。這就是生命的循環。

清靜經:「眾生之所以不得真道者,唯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萬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莊子裡有一則故事:南方有一個國叫疏,北方有一個國叫忽,這兩個國家的國王到中間的國家混沌遊玩,兩個國王要離開,就商量,發現混沌沒有七竅,我們應該幫忙做點事,一天開一竅,七日開七竅,七日畢,混沌斃。莊子的寓言常令人內心震撼,當我們想用眼耳鼻舌來彰顯我們的聰明才智,就失去了天真。


 

◎ 5-16  「無明」是根本惑

  帕坦佳利一開始說,「無明」是根本惑。2-11是說透過禪那可以消除那些心緒起伏。因為禪那(禪定)沒有二元性的存在,所以這些心緒傾向就不會干擾到你,不會覺知快樂痛苦,這些對待就不會存在。2-12是在說業報,業報就是行業(Karma),這是一種反作用勢能,也可以說是透過身語意所造的行為,可以召感果報的善惡行為。Karma的字義是身口意一切行為都會產生反作用,所有反作用力尚未產生顯現以前叫業識(Saskāra),為什麼會有這個疑惑,是因為有行業,這世與來世都將再經歷的果報。


 

◎ 5-17  「業」是老天的恩典

  為什麼會有業?我們回到第一章第二節將vrtti各種心緒傾向、各種變形的心靈懸止,因為我們的心靈變形,所以業的果報就是反作用力。

「業」是造化勢能的原理,宇宙中所有的萬物既然是祂創造的,祂也要收回來,怎麼收回來?「業」就依照造化勢能的法則,你怎麼樣的變形,就透過業讓變形的個體回復到原來。所以「業」是老天的恩典。「因」是透過適當的「緣」才會成為「果」,而這些就是要讓變形的我回歸到原來的我。


 

5-18  愉快與痛苦是源自善行與惡行的果報

  第2章第14節 -- 愉快與痛苦是源自善行與惡行的果報。
這兩種情緒都是一種心理的感受,一個心靈已提升和擴展的人,無論遇到何事,處於何境,都是愉悅自在的,唯有智者能超越快樂與痛苦,因為快樂與痛苦是相對的,它不是真實的,當你的心靈非常超越時,你就會把所有的事視為快樂。


 

5-19  為消除業力和淨化心緒努力

  第2章第15節 -- 是他開始講明辨力(Vivekinaḥ),Vivekinaḥ就是一位具有明辨智慧的人,他知道對這些心緒都不要執著,心緒、情緒與習氣是受到各種業力影響,也受到造化勢能的法則束縛,其本身又帶著矛盾情緒,比如說,又愛又恨,又驕傲又自卑,又自大又無自信心…等。身為靈修者,既然知道業力與受束縛的矛盾心緒會造成痛苦,就應當要為消除業力和淨化心緒努力。


 

5-20  痛苦是我們自己想的

  第2章第17節--誤將所見視為真我是痛苦的緣由,這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往往以自己的覺知認為是對的,但是你的覺知是在因果業力下的感受,是變形心靈的感受,既然是變形心靈的感受,你的覺知是錯的。所以,痛苦是我們自己想的,我們在享受自己所想的痛苦。因為你沒有用正面積極的念去看。


 

5-21  把根塵識清淨了,就會回到真我的老家

  2-18開始講「創造」,「創造」有兩個詞,造化勢能(Prakrti)和純意識(Puruṣa )。「創造」是因為造化勢能對純意識起作用,而帕坦佳利說這兩個結合就產生了「無明」,「創造」有三個力量:悅性、變性和惰性的力量。中國古代大德翻譯為喜德、憂德、暗德。為何稱為「德」呢?德是指特質、屬性,德字是超出好壞對錯的觀念,是一種平等觀,也是對天地造化與顯現的一種尊敬。所有萬物的存在都會毀滅,都必須回收,回收的力量就叫惰性。所以每一種力量都是德,要以平等心來看。

這三種力量對純意識作用,產生知根(感官)、作根(運動器官)和心靈,有了身體的眼、耳、鼻、舌、身,是讓我們去覺知五大元素所形成的世界,因為這世界也有色、聲、香、味、觸,六根對六塵的了知就有六識,因此根塵識就造成了十八層地獄。修行人把根塵識清淨了,就會回到真我的老家。


 

5-22  生命的演化就是因為無明、妄心

  Sādhana Pāda是靈修,Sādhana Pāda即是靈修品,帕坦佳利稱他為kriyāyogaḥ ,就是修持的意思,它包括刻苦行代表行動,研讀性經典代表知識,安住於至上代表虔誠。然後說我們從事靈修時,遇到各種的惑就是各種無明,因為無明會使人產生我的概念,一有我的概念之後,就會產生貪戀,然後就會憎恨,這樣接著有這些心就生起了生滅輪迴。我們曾提到佛教的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生命怎麼來?它就是從這一念開始,為什麼會產生?不知道,所以稱無明。在基督教說是原罪,因為你不知道,佛教稱無明,瑜伽也稱無明,其實這不是佛教的名相,瑜伽在七千年前就稱無明,梵文是avidyā,那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把無常視為永恆,把不淨視為純淨,把痛苦視為快樂,把假我視為真我,也就是你沒有智慧,就是無明。清靜經說:「眾生之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所以什麼是無明?不知道。這就叫妄心,有妄心,就會驚其神,驚其神而後有貪求,執著就產生了我,有了我產生貪求,就會有憎恨,然後就產生了生滅,流浪生命。所以生命的演化就是因為無明、妄心。如果以有形的哲學來說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我們所積習的「業」。


 

5-23  未到來的果報是可以改變的

  這五個惑中那一個是根本惑?那就是「無明」,在有形的方面來看就是「業」,所以帕坦佳利說:每一個存在都是基於行業的果報,它會以不同的生命型態和壽命來呈現,那「無明」應該如何消除,當你得到禪那,三摩地,你會清楚明白,習氣業力會自動地燃燒,而內心也不會執著,因為你曾經造作就有作用力,那就自然會有反作用力,這時的「業」就是「行業」(karma),karma代表的就是你的身口意和曾經動念的一切,這些你曾經動念的一切,他必須以反作用力呈現,不管你成為人、動物、植物、礦物都是一種償還,這就是因果業報。

各位聽過「放生」吧?我們放生時都是為了消災解厄。「放生」時會祈求父母身體健康,子女讀書事業都很順利。所以當你放生時是不是都出現一個念"我要放生",因此當你存著這個放生的念,就是我有恩於他,如果產生我有恩於他,他對你是負債,你放了他的生,來世他會做你的妻妾,做牛做馬來還你的債。所以你只要存有一念,我在做功德,那他一定要償還,這就會對你產生牽絆。請問你放生了沒?沒有呀!你沒有放生。如果你是真的放生,他才能解脫,而你自己也才能解脫。如果你還存有我在放生,你就不得解脫,因為你的念還在放生,你放他的生,你這個念在放生上,你就被這放生的念綁住了,所以你自己沒解脫,雖然放了別的個體的生却沒有放自己的生,對方既沒被真正地放生,不也是很可憐嗎?如果你認為你是放生,你在做功德,那麼你對他所做的就會成為他對你的負債,即使他不須還你,你也會被你的行業束縳。所以來生你可能是一位富有的人,很多人服侍的人,但是就是不快樂。因為你被快樂綁住了,所以好壞都不要執著,也不要認為你在布施、行願、放生。我們做一個總結,有「因」是不是一定會成為「果」?不一定,因要成為果,必須要有「緣」,所以種下的只是一個因,未必會有一個必然的果,我們修行普通修的是「果」,進一層修的是「緣」,最高級修的是「因」,凡夫是畏果,菩薩畏因。重點是不要去種這個因,我們靈修大部份修「緣」,但其根本是在因。帕坦佳利說:未到來的果報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因是不會改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會因為你修行使因不見了,其因仍然在,但是不一定會有必然的果。


 

5-24  心和物都不是真的存在

  我們再解釋宇宙創造,宇宙的創造是不能用言語形容的,也不能用大腦思維。實際上,我們所謂的創造是為了讓我們理解,也就是說我們用目前的思維才有創造,如果不用大腦的思維,根本就不存在創造。因為我存在著「思想的哲學」,存在著「想了解的概念」,所以才存在創造。如果你不用思維,不是用這個心,「創造」未曾實際存在過。今天你用物質的原理,你知道身體的存在,可是這個存在物是一種心靈的存在,我們常說心物一如,物質其實是心靈,它未曾實際的存在,其實心靈也不存在,我們給心靈的本源一個特別的名詞叫「純意識」,所以心靈是純意識的外在顯現,心和物都不是真的存在,是因為我們用心靈在思考,當你不用心靈思考,心靈就會融入純意識,因為你用物質思考,所以只能用物來了解,也就是當你存在五大元素,你就用五大元素來了解,當你存在心靈,你就用心靈來解釋一切的物,當你的心靈融入純意識,那心靈就不是真實的存在。所以創造是在你存在「現有的思維」裡,所以創造是存在的。如果你把心靈回溯到純意識而不用思維心,那麼創造就不是真實的存在。就如同你用心靈的存在來看一切,就不會有物質的存在(因為只有心靈存在,心靈裡不會有物質)。


 

5-25  以不同的脈輪去觀看,你看到的會是不同的世界

  當你用眼睛看對方,你是可以了解對方心意,當你用你的眉心輪(第六個脈輪)去看,就會看到對方的慈悲和光,當你集中在頂輪看對方,你看不到對方,因為你的心己經和他合為一體,所以你以不同的脈輪去觀看,你看到的會是不同的世界,如果你真的達到頂輪,你會發覺這世界未曾實際的創造。如果對方很愛你,你能不能用物質感受,這是很難的,愛是心受,心受才叫愛,當你很粗鈍,你就希望對方能送你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中秋賞月,河堤漫步,承諾送你一棟洋房,或者抱抱你,或對你美言,這些都是你所想要的心靈扭曲的愛,真實的愛是讓你身心靈不斷的提昇,絶對不是要這些外在的,可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是在物質,所以就會呈現物質的面貎。同樣的我們要說明宇宙創造的道理,也因為我們的執著,因此我們的解釋會有不同。走在一個物質面的人,就用五大元素做解釋,一個走在心靈層次的人,是用心靈做詮釋,一個走在純意識的人,那你就什麼都不用說了。中國道家用陰陽兩儀來說明宇宙創造,而瑜伽是用悅性、變性和惰性三種力量來表示。


 

5-26  萬物之所以被創造是因為愛

  倒三角形的圖形是代表具有悅性、變性和惰性等三種力量的造化勢能,而中間的點是代表目證的純意識。由於無明(avidyā)產生的離心作用,而產生了萬物,萬物之所以被創造是因為愛,而當你不能體會愛的時候,就變成是慾,很多哲學宗教對於創造是用慾來說明,這是為了避免將愛字誤解,基督教所說的偷食禁果產生了後代,這就是慾,但是它的根本是愛,簡單來說,這愛是沒有對待的,所以它是超因果的,這一點在哪裡?不知道,因為它沒有因果。


 

5-27  當純意識和造化勢能結合就產生了創造

  純意識(puruṣa)和造化勢能(prakrti)是獨立的,當純意識和造化勢能結合就產生了創造,也就是因無明而起作用,創造了萬物及人類。而人類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讓我們能生活在這有形的世界,當我們往上提昇就會用心靈感受,當你向靈性前進時,你連心靈都幾乎不用,你用的是靈性,這是第二章第十八節及第十九節的講解。

第二章第二十節是講一個很棒的概念,這獨立的純意識(p
uruṣa)它是內在的目證者,而這個目證者祂不動念,動念作用的是造化勢能(prakrti)。萬物按照創造的法則,而內在的見性清楚明白地見證著萬物,但識性不動,也就是僅有目證而不起分別心。六祖惠能曾經形容涅槃的境界是: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一切分別想。這就是說很清楚的覺知,但是他不起任何動念。

純意識(p
uruṣa)是主體,而造化勢能(prakrti)所創造的一切均在純意識裡,所以造化勢能是為了純意識而存在,在阿南達瑪迦裡也認為造化勢能是純意識的力量與要素。所以在第二章第二十四節、第二十五節和第二十六節,就是在說明當造化勢能不能對純意識起作用時,就不會有創造,也在說明當純意識不受造化勢能影響時,才能達到解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b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